有一定蠟狀光澤,硬度為3至4度,不透明或部分微透明。以多姿多彩的軟彩石為地,不少品種的血色、血形與色彩豐富的質地相融合形成美麗的圖紋。軟地雞血石是昌化雞血石中常見的一類,產(chǎn)量約占60%。主要品種有:黑旋風、瓦灰地、桃紅地、朱砂地、醬色地、巧石地、白玉、黃玉、青玉、花玉、紫云、板紋等雞血石。
剛地雞血石
剛地雞血石的成分是辰砂與弱或強硅化的地開石、高嶺石、明礬石、硅質成分及微細粒石英的集合體,分軟剛地與硬剛地兩類。軟剛地硬度為3至5.5度,部分質理較細潤,有玉肌感,不透明,少量微透明,質好者同軟地雞血石相似,但石質脆,易破裂,受熱、受震的情況下尤甚;硬剛地硬度大于5.5度。剛地雞血石以褐黃色、淡紅色為主,大部分不宜雕刻,一般稍作加工后以觀賞其自然美。主要品種有:剛灰地、剛褐地、剛白地、剛粉紅地等雞血石。
硬地雞血石
硬地雞血石的成分是辰砂與硅化凝灰?guī)r組成,主要含SiO2,硬度為6度以上,有的大于7度,不透明,干澀少光,俗稱"硬貨"。質地顏色較單調,多呈灰色、白色,少量黑色和多色伴生。硬地雞血石難以雕刻,屬低檔品。主要品種有:硬灰地、硬黃地、硬黑地、硬褐地等雞血石。但其中在硬地表面伴生鮮艷雞血,形成單面或雙面雞血薄皮的,俗稱"皮血",則屬上檔或中檔品,且質地愈硬,其伴生的"雞血"亦愈鮮愈濃,愈不容易褪色,質好者是制作工藝品的佳材,有的只經(jīng)表面拋光就觀賞價值。
工藝價值
昌化雞血石的工藝用途主要是制作印章、雕刻工藝品和原石欣賞等。在眾多印石中,昌化雞血石是中國“印石三寶”之一,并以撩人的美姿,贏得“印石皇后”之譽,為中國印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特的貢獻;同時又為我國的玉雕工藝創(chuàng)造了“雞血”巧雕的特流派,其作品以“瑰麗、高雅、精巧、多”著稱。
在評選中國國石中,昌化雞血石具備了“四性”:性——據(jù)我國地質部門的調查和各國地質文獻的記載,世界其他國家尚無發(fā)現(xiàn)此類礦產(chǎn);奇特性——形、色即奇異,又特別,十分;觀賞性——形、色、紋理及質地美麗無比,百玩難舍,從中獲益;文化性——在傳統(tǒng)文化中有一席之地,皇帝寵愛,布衣珍惜。
昌化雞血石在1999年以來的歷次中國國石評選中,均為國石之一。寶玉石稱昌化雞血石為“中華瑰寶”。
來歷傳說
昌化雞血石出產(chǎn)于浙江省臨安市昌化鎮(zhèn)西 50 公里的浙西大峽谷源頭—海拔 1300 余米的玉巖山、屬天目山系,為仙霞嶺山脈的北支,周圍群山環(huán)抱,峻嶺綿延,高山峽谷形成了特的氣候條件,當?shù)孛裰{為:板橋直壟通,風雨不斷蹤。夏天蓋棉被,十月雪花飄。在雞血石產(chǎn)地,有許多有關雞血石的傳說,這其中之一便是鳳凰滅蝗蟲,血灑玉巖山。
傳說,遠古時,一對美麗的鳳凰在天庭翱翔時,不時聽到哀怨之聲,俯首一看,見蝗蟲成災,瘟疫流行,作物不長,滿目荒涼,百姓愁苦。善良正義的鳳凰見此情景,決意以自己的力量去消滅蝗害,驅散瘟疫,匡扶生靈。通過努力,美好的愿望實現(xiàn)了,感恩的百姓,請求鳳凰留下,共同沐浴晨歌與暮曲。鳳凰被百姓的精誠所感動,在一座山巔——康山嶺,筑起了鳳凰沼棲居,不久鳳凰沼周圍,所有山巖,變得潔白透明,如同白玉一般,玉巖山由此得名。玉巖山上百鳥齊鳴,玉巖山下百姓安居樂業(yè)。但就在這時,山上來了一對強橫的鳥獅,它們見到鳳凰巢居在如此美麗的山頭,創(chuàng)造如此輝煌的業(yè)績,受到百姓的恩戴產(chǎn)生了忌妒之心,從而決心將鳳凰趕走,占據(jù)鳳凰沼。一天,正當雌鳳凰進入孵育期,雄鳳外出覓食之際,偷襲鳳巢,攻擊雌鳳凰,雌鳳凰勇敢地與之博斗,鳳獅之戰(zhàn)使得玉巖山上風聲鶴唳,日月無光。雄鳳回巢時,雌鳳凰被鳥獅啄斷了一條腿,血灑玉巖山,后,鳳凰含著悲憤仍由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擊敗了鳥獅,含淚掩埋了被無辜踐踏的鳳凰蛋后騰空而去。
鳳凰離去,百姓痛惜萬分,他們對天祈禱,請求神靈保佑正義的鳳凰。百姓的誠意,鳳凰的啼血,感動了天地。玉皇大帝派皇太子下凡視察實情,令地藏菩薩將鳳凰血和鳳凰蛋點化成美麗的丹石,并賦予了塊塊丹石,驅邪揚善,懲惡布愛的力量。從此,玉巖山上鳳凰血和鳳凰蛋經(jīng)過千萬年的埋藏,而成了現(xiàn)如今的稀世珍貴——雞血石,雞血石本應叫鳳血石,這是后人在開采礦時發(fā)現(xiàn)它的色彩與剛宰殺的雞血滴在玉石上相似,才習慣稱作“雞血石”。
石雕代表
錢高潮(1956- ),工藝美術師,首批中國玉石雕刻大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浙江省民間藝術家
20世紀70年代初拜師學藝從事昌化雞血石雕刻并進修于中國美術學院雕塑;80年代初受聘浙江省地礦廳礦物試驗室任工藝技術指導;1985年奉召回鄉(xiāng)創(chuàng)辦浙江省昌化石雕刻廠任總工藝師。三十余年來,探索實踐,博采眾長,授徒逾百。為昌化雞血石雕薪火相傳不遺余力。成為昌化石雕的雁,雞血石雕的代表人物、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傳承人。
其石雕創(chuàng)作舉凡典故,人物風情,鳥蟲走獸皆可成才,有端莊慈祥的觀世音、有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有虎嘯雄巖、猛獅怒吼,有枝頭蟬鳴,有瓜棚李下……琳瑯滿目,美不勝收,藝術屢獲工藝美術展評金獎。雞血石雕《錢王功績圖》被征集為中國工藝美術,收藏于中國工藝美術館。曾先后編輯出版了《中國印·四大名石—昌化雞血石》、《攝影散文珍藏版·碧血丹心—雞血石》、《中國印石·印石王后—雞血》、《昌化石品種鑒賞》等著作,并發(fā)表了《昌化雞血石的工藝用途及雕刻藝術特色》,《話說昌化雞血石》等多篇論文?,F(xiàn)為昌化雞血石博物館館長,正致力于昌化雞血石等原石雕刻,宣傳、展示,收藏;文物藝術品修復和復仿,培訓交流,評審與鑒定,咨詢服務等多層次,多學科的弘揚、探索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