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元以紅銅95%、白鉛4%、錫1%配合,每枚重二錢,當制錢十文。正面中央為“光緒元寶”及滿文“寶廣”,外環(huán)珠圈,上緣紀地文字為“湖北省造”。下緣紀值文字為“當十”;背面中央鑄“飛龍”圖及珠圈,上緣英文紀地“KWANGTUNG”,下緣英文紀值“ONECENT”。另有當二十的光緒元寶,正面為“光緒元寶”,外緣上為滿文及戶部(或省名),下為當制錢二十文。
湖北省開我國銅元之先河,此后的五十年,銅元被大量制造,總數(shù)應上百億枚,至今大量存世。故普通銅元價值不高。由于機制銅元較之方孔銅錢鑄造精良,市商樂用,流通順暢。次年,即諭令沿江沿海各省準許仿鑄。爾后,全國各地紛紛開機鑄造銅元。故當十銅元鑄造地各異,這是區(qū)分不同當十銅元的明顯特征。
光緒元寶種類繁多,根據鑄造地點和材質的不同,可分為銀元、銅元兩大類。其中,銀元是光緒元寶中為常見的一種,具有較高的含銀量。銅元則多為黃銅或紅銅鑄造,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