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復性投產 模具的使用是有壽命的。當一付模具的使用超過其壽命時,就要更換新的模具,所以模具的生產往往有重復性。
仿形加工 模具生產中有時既沒有圖樣,也沒有數據,而且要根據實物進行仿形加工。這就要求仿制精度高,不變形。
模具材料,硬度高 模具的主要材料多采用合金鋼制造,特別是高壽命的模具,常采用Crl2,CrWMn等萊氏體鋼制造。這類鋼材從毛坯鍛造、加工到熱處理均有嚴格要求。因此加工工藝的編制就更加不容忽視,熱處理變形也是加工中需認真對待的問題。
根據上述諸多特點,在選用機床上要盡可能滿足加工要求。如數控系統的功能要強,機床精度要高,剛性要好,熱穩(wěn)定性要好,具有仿形功能等。
模具設計原則:
1.每個注塑產品在開始設計時要確定其開模方向和分型線,以盡可能減少抽芯滑塊機構和消除分型線對外觀的影響。
2.弄懂每套模具設計中的每個細節(jié),理解模具中每個零件的用途。
3.適當的脫模斜度可避免產品頂傷,如頂白、頂變形、頂破。
4.在設計時多參考以前相似的設計,并了解在它模具加工和產品生產時的情況,吸取其中的經驗和教訓。
5.設計注塑產品時綜合考慮產品外觀、性能和工藝之間的矛盾。有時犧牲部分工藝性,可得到很好的外觀或性能。
6.多了解注塑機的工作過程,以加深模具和注塑機的關系。
7.將扣位裝置設計成多個扣位同時共用,使整體的裝置不會因為個別扣位的損壞而不能運作,從而增加其使用壽命,再是多考濾加圓角,增加強度。
8.下工廠了解加工品工藝,認識每種加工的特點和局限性。
9.產品標識一般設置在產品內表面較平坦處,并采用凸起形式,選擇法向與開模方向尺可能一致的面處設置標識,可以避免拉傷。
10.了解自己設計的模具的試模結果和改模情況,吸取教訓。
11.在注塑產品中鑲入嵌件可增加局部強度、硬度、尺寸精度和設置小螺紋孔(軸),滿足各種需求。同時會增加產品成本。
12.在設計時盡量采用以前比較成功的模具結構。
13.設置合理的圓角,還可以改善模具的加工工藝,如型腔可直接用R刀銑加工,而避免低效率的電加工。
14.多些了解模具入水對制品產生的影響。
15.支柱盡量不要單使用,應盡量連接至外壁或與加強筋一同使用,目的是加強支柱的強度及使膠料流動更順暢。
16.研究一些的模具結構,了解新的模具技術。
注塑模具安裝:
1、安裝前的準備
確認冷卻水水路,螺絲擰入機板的深度是螺絲直徑的1.5-1.8倍。擰入不足的話容易滑牙,且有模具掉落的風險。 確認生產所需要的作業(yè)人員,物料,工具,文件,設備輔機等是否。
2、吊模的方法
吊模不水平時,安裝的模具前后模型腔會有不同程的段差出現,對于生產精密的產品來說,就會出現同心度不良,段差不良,齒形精度不良,距離不良等現象。
在安裝模具時,我們就必需要注意此問題,當吊模進去合到手能推動較小位置時,停止合模。松動與擰緊吊環(huán),以前模為基準(因為前模有定位圈固定),觀看后模部份,與前模水平佳時,模具型腔位置吻合,繼續(xù)合模至完成,但不要起動高壓較好。 (上模合模一定先不要起高壓,待確認合模能正常方可起高壓)。
3、打螺絲的方法
低溫即50度以下模溫的模具,可合模至高壓起動時,前后模對角擰緊螺絲,8個螺絲擰完即可,50度以上模溫時,模溫到達之前螺絲不要擰太緊,待模溫到達后再高壓起動,對角擰緊螺絲。
模具材料隨溫度的升高會澎脹,體積。模溫高時就更加明顯,如果在升溫前就擰緊螺絲,對模具壽命及其模具精度都有一定的影響。
4、附材的使用
當模具厚度不夠,就必需加裝模板。當模溫較高時,機板與模具之間就好裝上隔熱板。不管是模板或是隔熱板,其平面度一定要盡可能的小。
如果其平面度較大時,則模具前后模不平行,高壓閉合后一樣存在差別,從而影響產品質量。當模溫到達設定值后,檢查模具實際溫度,在進行一次模厚調整。
料筒溫度:注射模塑過程需要控制的溫度有料筒溫度,噴嘴溫度和模具溫度等。前兩種溫度主要影響塑料的塑化和流動,而后一種溫度主要是影響塑料的流動和冷卻。每一種塑料都具有不同的流動溫度,同一種塑料,由于來源或牌號不同,其流動溫度及分解溫度是有差別的,這是由于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不同所致,塑料在不同類型的注射機內的塑化過程也是不同的,因而選擇料筒溫度也不相同。
塑化壓力:(背壓)采用螺桿式注射機時,螺桿頂部熔料在螺桿轉動后退時所受到的壓力稱為塑化壓力,亦稱背壓。這種壓力的大小是可以通過液壓系統中的溢流閥來調整的。在注射中,塑化壓力的大小是隨螺桿的設計、制品質量的要求以及塑料的種類不同而需要改變的,如果說這些情況和螺桿的轉速都不變,則增加塑化壓力會加強剪切作用,即會提高熔體的溫度,但會減小塑化的效率,增大逆流和漏流,增加驅動功率。
增加塑化壓力常能使熔體的溫度均勻,色料的混合均勻和排出熔體中的氣體。一般操作中,塑化壓力的決定應在制品質量優(yōu)良的前提下越低越好,其具體數值是隨所用的塑料的品種而異的,但通常很少超過20公斤/平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