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斗清污機的“壓污”工作方式主要針對處于深水層的污物。由于壓污方式是利角清污機將污物下壓到攔污柵底檻以下的泄洪排沙洞口附近,再利用水流將污物吸入洞中排至下游的方法,因此壓污工作也只有在排沙洞泄洪拉沙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壓污的操作過程較為簡單。先下放抓斗至檢修平臺以下,再打開抓斗到*開度,一直將抓斗下放到底直至將污物壓到排沙洞。故在壓污過程中,一般抓斗是一直開著的,但也可能出現(xiàn)例外,那就是在壓污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枵物過分堆積而壓不下去的情況,這時將抓斗閉合,實施分段抓污提出壩面,直至能再次順利下壓為止。抓斗清污機的壓污功能是與進行“水力清污”相聯(lián)系的,壓污的目的是為了進行“水力清污”。顯然這種清污方式有不少優(yōu)點。壓污過程全部是在水下進行,減少了出入壩面需先閉合抓斗并要求進行對位的繁瑣環(huán)節(jié)。且在正常壓污情況下,整個壓污過程無須將抓斗閉合,因此壓枵過程十分簡捷.清污生產率相對較高;其次是由于污物被水流帶走,減輕了人工運污的工作量,也減少了枵物對塔面的樗染,使工作環(huán)境得到改善。因此,對位于深水區(qū)的污物,應盡量采用清污機的“壓污”功能.以*限度地利用水
然而電站進口的水位是經常變化的。在水位比較高的情況下,若一味要求將污物都下壓到攔污柵底,則不僅歷時較長,而且還需要較大的下壓力,反而會影響正常的清污工作。反之若水位較低,即使是處于淺表層中的污物,只要能壓下去,則應盡量采取壓污方式進行清污。此外,排沙洞的運用方式也決定著清污機的運用方式。因此在實際使用中是采用“壓污”還是采用“抓污”類型的清污抓斗,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水電站抓斗清污機的作用是清理攔污柵上的污物,攔污柵是布置在水電站進水口處用于攔阻可能進入引水道的雜物,如樹枝、雜木、水草、生活垃圾等,以保護水輪機、閘門及管道等設備的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