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管理在早春芽萌動前裸根移植,掘苗時要保持根系完整,栽植施足基肥,栽后及時澆水,7天后再澆一次水。生長季每隔15?204澆1次水,并及時松土除草。入冬前澆封凍水。大苗抹頭栽植,以提高栽植成活率,主干高一般為2.5?3.0度。白苗木整形用自然開心形或主干疏層形。自然開心形一般在主干上選主枝3?5個。主干疏層形是在中心干上方選5?7個主枝,分三層選留,層3個,第二層2個,第三層1?2個。層間距為80cnu 60cm,40cril,層內(nèi)距200米。定植后2?3年內(nèi)要冬剪、夏剪相結合。經(jīng)過4?5年,主干已高大粗壯時停止修剪,讓其自然生長。多年生老苗木要注意回縮更新復壯。
白蠟別名蠟條,為木犀科白蠟苗木屬。原產(chǎn)地以長江流域為中心,現(xiàn)在東北南部、華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等地均有分布。白蠟苗木形優(yōu)美,苗木冠較大,葉綠濃蔭,秋季葉色變黃,是優(yōu)良的行道苗木、河岸護坡苗木及工廠綠化苗木種。是天津市的市苗木。
大葉白蠟幼林期生長緩慢,樹冠狹小,不能盡快郁閉來抑制雜草,所以灌溉地區(qū)的造林株行距宜為2mx3m,每畝110株。在防護林帶與楊樹混交時,其株行距可為2mx2m。 大葉白蠟2~3年生苗木起苗時不能傷根,根長要保持25cm以上,并做好假植運輸工作,防止風吹日曬,否則栽種當年生長緩慢,或根木不發(fā)芽成“假死”狀態(tài)。白蠟樹的發(fā)枝力弱,要保護好主干,凡主干斷裂,根系過短或受損傷的均不要用于造林。在灌溉地區(qū)栽植穴應不小于44cmx40cm,埋土要高與地面5cm,澆水后土壤下沉則平于地面。移栽時要做到邊起苗邊栽植,邊澆水。澆水后要扶苗培土。大葉白蠟樹抗寒力強,春秋兩季栽植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