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通過寶玉石的硬度來區(qū)別寶石、玉石、彩石。一般而言,寶石的摩氏硬度在7以上,如鉆石、紅寶石、藍寶石、翡翠寶石,但歐珀寶石比較例外,其摩氏硬度為5.5;高硬度玉石的摩氏硬度為6-7.5之間,如和田玉、南陽玉、翡翠;低硬度玉石的硬度在4-6之間,如綠松石、岫玉(部分蛇紋理石玉的硬度更低,能低到2.5)。低于4的礦物質(zhì),一般不再稱為玉石,而叫彩石了。 除了刻劃硬度之外,還有一種硬度標準叫抗壓硬度,或者壓入硬度,即硬度,它指的是抗外界打擊力的能力,在玉石行業(yè)中也叫韌性。自然界中抗壓硬度高的乃黑金剛,標記為10度,其次就是和田玉,抗壓硬度為9度,翡翠、紅寶、藍寶為8度,鉆石、水晶、海藍寶石為7-7.5等等。用另一種方法表示,和田玉的抗壓硬度為1000,翡翠則為500,岫玉為250,而瑪瑙僅為5。和田玉具有如此高的韌性,是由于其晶體分布有如毛毯一樣編織而成,分子間的作用力十分。
在實踐中,玉匠通常通過觀察碴口來查看玉石,一般切下一小片,用小錘擊斷,觀察斷口,與韌性強的相對而言為玻璃性。韌性強的玉石,不易打出斷口,即使有斷口,斷口也參差不齊;而玻璃性的玉石斷口處,通過斷面光亮,叫“亮碴”,類似貝殼形狀。介于韌性與玻璃性之間的玉石,通常叫“糟性”、“肉性”,其碴口為粒狀、平行束狀、針狀等等。通過這種觀察,還可以觀察到玉石有無解理特征,如有解理或裂紋,在敲打時,玉石會沿解理或裂紋的方向斷開。
當前市場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以玉粉經(jīng)人工高壓合成的偽玉,顏色和硬度都近似和田玉,鑒別時要特別小心。真古玉有土沁、石灰沁、水銀沁、尸血沁、朱砂沁、銅沁、表面氧化層等,贗品的沁斑有的是油炸的,有些是火烤的,有些是用化學藥水浸蝕的。弄清楚真品和贗品在顏色、光澤、厚薄等方面的差異和區(qū)別很重要。玉器表面的雕刻線條斷面不同,有V形、半圓形和U形等,U形是現(xiàn)代機器加工的重要特征。雕刻的線條槽口和表面皮亮,在顏色、包漿等方面一致的是真品;線條槽口兩側(cè)邊有毛道崩裂現(xiàn)象則是現(xiàn)代“機器工”的特點。
在玉石市場上,常有一些寶玉混雜進一些加工的人工玉。因此大家關心的恐怕還是玉的鑒別方法,這關系大家今后不被玉商所騙,有著重要的作用。可靠的辨別方法是:看、聽、測試。看,主要看晶體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較強,油脂光澤;聽,真玉聲音清脆,反之聲音悶啞;測試,真玉從玻璃上劃過,玻璃上留下劃痕,而玉石本身則絲毫無損。
硬玉標準 1.顏色:綠色好。好的綠色翡翠是正陽綠(指鮮艷翠綠色)。 2.種類:好的翡翠是“玻璃種”又稱“靈地兒翡翠”。通透程度十分高。 3.坑 一般老坑比新坑好,籽料比山料和半山料好,半山料比山料好。 4.大小越大越好。當前大塊的翡翠少見了。 至清末民初,僅騰沖城內(nèi)即有翡翠作坊百余家,玉雕工匠三千余人,所琢"器皿發(fā)售滇垣各行省,上品良玉,多發(fā)往粵東、上海、閩、浙、京都。”寸開泰《騰越鄉(xiāng)土志》
羊脂白玉是和田玉中的寶石級材料,是白玉中質(zhì)純色白的,具備佳光澤和質(zhì)地,表現(xiàn)為:溫潤堅密、瑩透純凈、潔白無瑕、如同凝脂,故名。對于此玉和普通白玉,簡單的區(qū)別方法,是在白色的日光燈下觀看。羊脂白玉對著日光燈,所呈現(xiàn)的是純白半透明狀,而且?guī)в蟹鄯鄣撵F感。而一般的白玉,對著日光燈雖也呈半透明狀,但沒有粉霧感。兩者大的區(qū)別是,白玉無論檔次等級的高低,以肉眼看均很白,但在白色日光燈下必定帶有深淺不一的微黃色,因此在日光燈下若有一絲絲微黃色,就不能稱之為羊脂白玉了。符合苛刻標準的名貴的羊脂玉,是容不下絲毫雜質(zhì)的珠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