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打開一袋黑芝麻餡的月餅,這個月餅上得花紋是花形的,看著就讓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芝麻的濃香蔓延開來,簡直甜得醉人,香得迷人。
正當沉浸在這份香甜中時,桌上另外的那些琳瑯滿目的月餅躍入我的眼簾:有的紅豆沙蓉月餅,有別具一格的蛋黃月餅,有酸酸甜甜的水晶臍橙月餅,還有名貴的牛肉月餅,真是數不勝數。
忽然間,一份幸福涌上我的心頭,二、三十年前傳統(tǒng)的白糖月餅,到后來的五仁月餅,如今的五花八門各種口味兒的月餅。月餅在千變萬化著,人們的日子也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那一刻,我才深刻的領悟到,月餅的味道就是生活的味道??!
中秋的月餅,總是黃澄澄的,泛著誘人的光澤,仿佛在用自己的方式述說著“任君采擷”一般!月餅入口,總是香甜四溢,就連舌尖也打著卷兒······然而月餅下肚之后給我的感覺卻總是澀澀的,酸酸的,苦苦的······
小時候,父母居處兩地上班,我理所當然的跟著母親住集體宿舍。母親的工資是低的標準——每月300元!從來都不曾感受到中秋節(jié)的氣息,那種中秋將至的期待與喜悅在我同年的章節(jié)里是一片空白!只有當母親拿回單位里發(fā)的幾只月餅的時候,我才忽然警醒:啊,已經是中秋了!記憶中的母親是不吃甜食的,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便已經形成了。也許當習慣養(yǎng)成的時候,一切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了!于是,理所當然的,認為那些鳳梨啊,哈密瓜啊什么的白果味的月餅在母親那里是不討喜的。窩在母親懷中,幻想著月亮里嫦娥那曼妙的身姿,咀嚼著月餅,心里卻澀澀的。因為我知道,如果有錢,母親可以去買那種包裹著蛋黃的月餅,掰開,可以看見明黃鮮嫩的油往下淌的那種月餅······
月餅總讓人們無限遐思,從皎月的憂傷到那餐桌上的佳肴,中秋之夜似乎月餅。但是這個中秋的夜晚,我卻并沒有吃月餅,只是在月光下和朋友們歡聚一桌,這何嘗不是一種樂趣呢?
中秋節(jié)那天,大人們決定去一個島上賞景。當出發(fā)時我們才意識到,今晚是中秋,我們竟什么都沒有帶。晚上明明要吃月餅的啊。愛吃月餅的我不滿地嚷了起來。媽媽卻告訴我,中秋節(jié)不一定要吃月餅,來這兒和伙伴們一起燒烤,一樣可以過一個快樂的中秋節(jié)。我騎著自行車,轉過林蔭的盡頭,望著這個美麗的島嶼,想像明月在枝杈間升起的那永恒的瞬間,我立時心曠神怡。是啊,月餅不過是食物的烘托,而身處佳境,人已沒有了物質的需求。
和朋友騎完車,并肩前行,看著夕陽緩緩落下帷幕,一個中秋的夜晚即將來臨。沒有月餅的中秋該如何度過呢?我坐在石桌旁思忖著。這是一家別具風格的農莊,那小河邊破舊的帆布和徘徊的鴨群相映成趣;圈養(yǎng)的母雞竟撲騰著爬上了瘡痍的小樹上張望;一排排硬朗的竹枝間掛著悠閑的吊床……月亮,在遠處害羞地亮起了微光。
下午,我們在這兒燒烤,晚上則是豐盛的佳肴。菜端上來了,大人們在炭火上翻動著鍋中鮮美的鵝肉,這一刻每個人都忘記了一切。
盼望著,盼望著,中秋節(jié)來臨了。溫馨的中秋夜帶給我快樂,帶給我美好的回憶……
那天,夜悄悄地來了,我站在陽臺上仰望天空,看見了那些星星。我望著它們,用眼神與它們交流著快樂。風兒從我臉頰上吹過,深藍色的天空在星星的裝點下顯得格外美麗。
“叮咚……”門鈴聲打破了月色下的寧靜,爸爸回來了!他抱著一盒月餅,一走進家門就問:“誰要吃月餅?”還沒等爸爸說完,我跑到他跟前,搖著他的腿說:“爸爸,我要!我要!”“好好!”爸爸笑著說。
爸爸把水果和月餅放到陽臺上的桌上。皎皎圓月把柔和的月光灑在了我家的陽臺上,灑在月餅上,好漂亮的月餅。
終于完工了!我在月餅表面涂上層蛋黃,撒上香香的黑芝麻,把它們送進了烤箱??粗恢恢慌趾鹾醯孽r肉月餅烤得外焦里嫩,聞著陣陣的肉香,我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終于,月餅出爐了,我們全家團坐在一起,吃著鮮嫩可口的鮮肉月餅,爸爸連夸我們是能干的小廚師。
雖然雨聲潺潺,雖然沒有明月相伴,但只要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在一起,這個中秋也一樣可以過得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