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維修、磨床的特點:
1、適合于復雜異形零件的加工;
2、實現(xiàn)計算機控制,排除人為誤差;
3、通過計算機軟件可以實現(xiàn)精度補償和優(yōu)化控制;
4、加工中心、車削中心、磨削中心、電加工中心等具有刀庫和換刀功能,減少了裝夾次數(shù),提高了加工精度;
5、磨床使機械加工設備增加了柔性化的特點。
柔性加工不僅適合于多品種、中小批量生產(chǎn)也適合于大批量生產(chǎn),且能交替完成兩種或更多種不同零件的加工,增加了自動變換工件的功能,可實現(xiàn)夜間無人看管的操作。
平面磨床導軌磨損修復方法有哪幾種?
平面磨床導軌修復視導軌磨損情況的不同,通常采用以下三種方法:
(1)用導軌磨床直接修磨床身導軌,配磨工作臺導軌。這種方法不需再刮削、修復接觸點,只需配磨工作臺導軌后,修復其接觸面積即可。
(2)用導軌磨床修磨床身導軌,再配刮工作臺導軌,修復接觸點。
(3)用全刮削方法修復床身、工作臺導軌,修復工作量大。
自動測量裝置于1908年開始應用到磨床上。到了1920年前后,無心磨床、雙端面磨床、軋輥磨床、導軌磨床,珩磨機和超精加工機床等相繼制成使用;50年代又出現(xiàn)了可作鏡面磨削的外圓磨床;
數(shù)控強力成型磨床運用成熟的換進給成形強力磨削技術,可由毛坯直接磨削成形,工藝,成形精度高,生產(chǎn),自動化程度高。
數(shù)控平面磨床行業(yè)特需求,機床生產(chǎn)廠也積極開發(fā)機械部分,對磨床的數(shù)控系統(tǒng),提出特控制要求。主要有: 斜軸控制:在軸向傾斜時,也可進行直線和圓弧插補。 主軸擺動:在磨削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運行循環(huán),用外部信號中斷執(zhí)行程序,砂輪切入,砂輪修整等準備功能,編制固定循環(huán)程序。其不僅能使用外部測量裝置,還能當連接上一個合適的測量頭時能直接去控制裝置與終尺寸進行比較。
高剛性鑄件體:主機座、工作臺、滑座、立柱及機頭等各重要鑄件體均采用鑄鐵,并經(jīng)由有限元分析與計算,達到剛性倍增與質(zhì)量的工程需求,每件鑄件均經(jīng)過內(nèi)應力消除處理,確保長久不變形,并具的抗彎及抗扭應力,確保機床長時間之研削精度。
工作臺滑動鋼珠導軌結(jié)構(gòu):工作臺采用高硬度的鋼導軌,經(jīng)過精密配對磨削,配合經(jīng)過機器篩選的進口鋼珠,運動輕巧,磨損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使用磨床保養(yǎng)注意事項:
1、研磨前,請校正砂輪平衡;
2、依工物材質(zhì)、硬度慎選砂輪;
3、主軸端與砂輪凸緣應涂薄油膜以防生銹;
4、請注意主軸旋轉(zhuǎn)方向;
5、禁止使用空氣清潔工作物及機器;
6、請注意油窗油路是否順暢;
7、吸塵箱,過濾鋼,請每周清潔一次;
8、吸力弱時請檢查吸塵管是否有粉屑堵塞;
9、保持吸塵管道清潔,否則會引起燃燒。
磨床作為精密加工設備,其維修保養(yǎng)直接影響工件加工精度與設備壽命。
維修前的準備工作
1. 安全斷電與防護
切斷機床總電源,懸掛 “禁止合閘” 警示牌,確認控制面板指示燈熄滅。
釋放液壓系統(tǒng)壓力(如進給油缸),關閉冷卻液閥門,防止維修時液體飛濺。
對砂輪進行安全檢查:敲擊砂輪聽聲音(清脆為正常,沙啞需更換),確認砂輪防護罩固定螺栓無松動。
2. 工具與檢測儀器
工具:砂輪平衡架、百分表及表座、導軌鏟刮工具(如刮刀、塞尺)、液壓系統(tǒng)壓力表、數(shù)控系統(tǒng)診斷儀。
檢測儀器:激光干涉儀(校準絲杠精度)、動平衡儀(砂輪 / 主軸)、表面粗糙度儀(檢測加工效果)。
常用備件:砂輪(根據(jù)加工需求選型號,如 WA46KV)、導軌油(ISO VG32)、液壓油(抗磨液壓油 HM46)、軸承(主軸精密軸承)、密封圈。
3. 故障信息收集
記錄加工異?,F(xiàn)象(如工件表面波紋、尺寸超差)、報警代碼(數(shù)控磨床)、運行時異響位置及頻率。
維修核心步驟
(一)日常維護(每日 / 班次)
清潔與潤滑
用壓縮空氣吹掃工作臺、導軌面的鐵屑,避免鐵屑劃傷導軌;擦拭砂輪架滑動面,涂抹薄層導軌油。
檢查各潤滑點供油情況(如主軸油杯、絲杠油嘴),缺油時及時補充,確保油路通暢(觀察油標滴油頻率≥1 滴 / 分鐘)。
功能預檢
手動移動各軸(X/Y/Z 軸),檢查運行是否順暢,有無卡滯或異響;空轉(zhuǎn)砂輪 30 秒,觀察振動情況(振幅≤0.01mm)。
(二)定期檢修(每月 / 季度)
? 機械系統(tǒng)維護
主軸系統(tǒng)檢修
測量主軸徑向跳動(標準≤0.005mm,用百分表抵主軸外圓,轉(zhuǎn)動主軸讀取大值),超差時更換軸承或研磨主軸錐孔。
檢查主軸皮帶張緊度(用手指按壓皮帶,下陷 10-15mm 為正常),老化開裂需更換(如同步帶 AT5)。
導軌與絲杠維護
對滑動導軌,用塞尺檢測導軌間隙(標準≤0.03mm,塞尺插入深度<20mm),超差時調(diào)整鑲條或刮研導軌面;對滾珠絲杠,用激光干涉儀檢測螺距誤差(全程≤0.015mm),磨損嚴重需更換絲杠。
砂輪系統(tǒng)調(diào)整
拆卸砂輪前標記安裝位置,裝回后用動平衡儀校正(殘余不平衡量≤5g?cm),避免高速運轉(zhuǎn)時振動;檢查砂輪法蘭盤墊片(為彈性材料,厚度均勻),破損需更換。
? 液壓與冷卻系統(tǒng)
液壓系統(tǒng)檢修
檢測系統(tǒng)壓力(如工作臺進給壓力 0.8-1.2MPa),壓力不足時檢查油泵吸油口是否堵塞,更換液壓油濾芯(污染度 NAS 8 級以下),清洗油箱(每年一次,用煤油沖洗后干燥)。
檢查油缸密封性:手動移動工作臺,觀察活塞桿表面是否有油膜,漏油時更換密封圈(如 Y 型圈)。
冷卻系統(tǒng)維護
清洗冷卻液箱濾網(wǎng),更換切削液(乳化液濃度 5%-8%,pH 值 8.5-9.5),檢查水泵揚程(正?!?5m,可通過噴水距離判斷)。
? 數(shù)控磨床專項維護
伺服系統(tǒng)檢查
用示波器檢測伺服電機編碼器信號(波形應平滑無失真),更換老化編碼器線;檢查驅(qū)動器散熱風扇(轉(zhuǎn)速≥2000rpm,異響需更換)。
數(shù)控系統(tǒng)保養(yǎng)
清潔數(shù)控柜灰塵(用吸塵器),檢查電池電壓(如 FANUC 系統(tǒng)電池電壓≥3.6V),低于閾值立即更換,防止程序丟失;備份系統(tǒng)參數(shù)(通過 CF 卡)。
(三)年度精度校準
幾何精度測試
用水平儀校準機床水平(工作臺平面度≤0.02mm/1000mm),調(diào)整地腳螺栓;用千分表檢測砂輪主軸與工作臺垂直度(≤0.01mm/300mm),超差時調(diào)整主軸箱墊鐵。
加工精度驗證
磨削標準試件(如 45# 鋼塊),檢測表面粗糙度(Ra≤0.8μm)、尺寸公差(±0.01mm),不合格時重新校準絲杠螺距補償或砂輪修整參數(shù)。
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
故障現(xiàn)象 可能原因 解決措施
工件表面有振紋 1. 砂輪不平衡
2. 主軸軸承磨損
3. 工作臺導軌間隙大
4. 地基振動 1. 重新平衡砂輪
2. 更換主軸軸承(如 P4 級角接觸球軸承)
3. 調(diào)整導軌鑲條(間隙≤0.02mm)
4. 加裝防震墊或遠離振源
尺寸加工超差 1. 絲杠螺距誤差
2. 數(shù)控系統(tǒng)參數(shù)錯誤
3. 砂輪磨損
4. 工件裝夾變形 1. 用激光干涉儀補償螺距(補償量≤±0.005mm)
2. 恢復系統(tǒng)默認參數(shù)或重新設定磨削量
3. 修整砂輪或更換
4. 優(yōu)化裝夾方式(如使用正弦精密平口鉗)
液壓系統(tǒng)爬行 1. 導軌潤滑不良
2. 液壓油混入空氣
3. 油缸內(nèi)泄漏
4. 伺服閥堵塞 1. 檢查油嘴供油,更換導軌油
2. 松開排氣閥排氣,檢查油箱油位(應低標線 100mm)
3. 更換油缸密封圈
4. 清洗伺服閥(用清潔劑)
數(shù)控系統(tǒng)報警 1. 編碼器故障
2. 伺服電機過載
3. 程序錯誤
4. 驅(qū)動模塊散熱不良 1. 更換編碼器或線纜
2. 檢查負載(如絲杠卡死),重啟驅(qū)動器
3. 修正程序(如進給速度超過限定值)
4. 清理驅(qū)動器散熱片灰塵,更換風扇
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