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主要包括:玻璃飲料瓶、玻璃酒瓶、壞玻璃杯、碎玻璃窗、廢玻璃板、鏡片、鏡子等,根據(jù)回收工藝,玻璃分為無色玻璃,綠色玻璃,棕色玻璃;
金屬主要包括:易拉罐、金屬罐頭盒、裝飾物、鋁箔、鐵片、鐵釘、鐵管、廢鐵絲、舊鋼絲球、銅導線等,按照回收材料分類:鐵類,非鐵類(一般指有色金屬);
對比垃圾回收效益較好國家,德國將個人生活中排放的垃圾分為 紙張以及硬紙板,金屬以及塑料,電池,廢舊電器、電子產(chǎn)品,生物垃圾,剩余垃圾,房屋垃圾(包含廢舊家具,涂料等)。此基于回收工藝。比如如果紙類制品經(jīng)過打碎、去色制漿等多種工序為新的紙類產(chǎn)品。金屬和塑料一般經(jīng)過焚燒-冷卻-磁選-渦流電選等工藝 [7] ,生產(chǎn)電能、再生金屬以及廢渣。廢渣中重金屬離子量低的可以直接堆埋或者作為建筑材料使用。重金屬離子含量高的部分封閉式堆埋,成本(50-70歐元/m2)。
當紙類垃圾和金屬以及塑料類垃圾混合時會導致紙類垃圾回收難度增加甚至只能焚燒。部分飲料和牛奶包裝外層為紙質(zhì)材料,內(nèi)層含有塑料或金屬薄膜是無法進入再生紙生產(chǎn)流程的,只能焚燒。
顏料是指能使物體染上顏色的物質(zhì)。顏料有可溶性的和不可溶性的,有無機的和有機的區(qū)別。無機顏料一般是礦物性物質(zhì),人類很早就知道使用無機顏料,利用有色的土和礦石,在巖壁上作畫和涂抹身體。有機顏料一般取自植物和海洋動物,如茜藍、藤黃和古羅馬從貝類中提煉的紫色。
顏料(Pigment)用來著色的粉末狀物質(zhì)。在水、油脂、樹脂、有機溶劑等介質(zhì)中不溶解,但能均勻地在這些介質(zhì)中分散并能使介質(zhì)著色,而又具有一定的遮蓋力。美術(shù)用的顏料基本要求顆粒越細膩越好,顏色越鮮艷越好,越持久不變色越好(穩(wěn)定性要好)。水彩顏料的水彩顏料除了白色,幾乎都是透明的。這樣才能滿足水彩罩染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