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康熙年制款識,一般是表示在瓷器的底部,會寫上皇帝的年號,那個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廠家和上產(chǎn)日期,而大清康熙年制款識,就是康熙年間生產(chǎn)的東西的標識。那么,大清康熙年制款識如何辨真?zhèn)危?br />
現(xiàn)在社會傳很多關于康熙年間的瓷器,其底部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個字,一般都是刻上去的,康熙年間的,一般分為官窯和民窯兩種。官窯的不惜重金,只求漂亮,民窯則自由活潑一些,不受宮廷的限制。
到了康熙年間,康熙廢除了一項東西,叫做“匠籍”,這個就是說原先,你是燒瓷器的工匠,就只能做這個,不準做其他的,廢除之后,工匠人就可以種地,能夠吃飽飯了,就有時間去研究燒制陶瓷的工藝,這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加快了陶瓷工藝的發(fā)展。康熙年間,陶瓷工藝鼎盛時期是中期,中期的陶瓷更加通透,厚薄適中,加入了很多新材料,燒制出的陶瓷顏色更加鮮艷,細節(jié)更細致,花色更多。
康熙瓷器造型特征:康熙時期瓷器造型古拙、凝重而質(zhì)樸。此時,盡管胎土精細,瓷質(zhì)堅密,但在明末器型敦厚的遺習影響下,早期的胎體,仍未能擺脫前朝胎體厚重的特征。這在康熙前期尤為。至中晚期胎體彩逐漸變薄,但又有別于雍正時期的輕薄娟秀。從現(xiàn)在傳世的官、民窯此去無中可以看出,康熙瓷器大部分都燒制的很精細,這應該歸功于胎體的精良和制坯成型技術的純熟。
康熙時有不少偽托款,總的特點是用筆無力、工整,是館閣體。
明代書法剛勁有力,清代仿制的采用館閣體,較為軟弱。
篆書是細硬的鐵線篆。
楷書年號寫得較扁,底下一劃較長。
仿明代款有:“大明永樂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大明隆慶年制”、“大明萬歷年制”,多是楷書。
清康熙 青花萬壽筆筒 估價RMB 2,800,0
成交價RMB 3,220,000 時間2012-05-12
中國嘉德2012春季拍賣會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康熙本朝
清康熙 青花海獸直頸瓶估價 RMB 2,600,0
成交價RMB 3,220,000 拍賣時間2013-12-08
拍賣會2013秋季拍賣會 “大清康熙年制”楷書款
清康熙 青花人物碗 估價RMB 3,500,0
成交價RMB 4,600,000 拍賣時間2011-12-16
拍賣會2011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大清康熙年制》款
康熙 青花纏枝蓮紋將軍罐 估價HKD 5,952,0
成交價RMB 5,941,650 拍賣時間2018-01-31
拍賣會2018迎春大型藝術品拍賣會
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年),康熙御窯瓷器在中國陶瓷發(fā)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它繼承了明代景德鎮(zhèn)瓷業(y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無論從胎質(zhì)、釉彩,還是造型、紋飾等方面都追求精益求精,釉面光滑細膩,胎土淘練精細,胎釉結合好,器形多樣而雄渾,整體表現(xiàn)出了規(guī)矩、挺拔、大氣和豪放的特色。清代康熙御窯瓷器代表了清代陶瓷生產(chǎn)工巧之技的特點,華貴絢爛,匠心韻。五彩、釉下彩、青花釉、琺瑯彩、粉彩、顏色釉、斗彩爭相并映??登⑹?,器物無一不昭顯著帝國的物富民豐,工巧技藝,繁華絢麗的盛世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