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民國周大福黃金回收,黃浦黃金回收,黃金回收誠信店,老廟黃金回收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民國時期的一根金條到底有多重,能換多少大洋(銀圓),折合成現(xiàn)在的人民幣又是多少呢?作為一名歷史媒體人,我就來給你解答這個問題。,我們要知道,民國時期的黃金單位是兩,一兩相當于31.25克。黃金有大小兩種規(guī)格,一根小黃魚重一兩,一根大黃魚重十兩。小黃魚和大黃魚的叫法是上海人的習慣,因為它們的形狀像魚。其次,我們要明白,民國時期的一根金條能換多少大洋,并不是一個固定的數(shù)字,而是隨著不同的時間和地點而變化。
抗日戰(zhàn)爭后期,國統(tǒng)區(qū)通貨嚴重膨脹,法幣貶值。為抑制通貨膨脹,國民開始出售黃金,舉辦黃金儲蓄存款,收回法幣,平抑物價。1945年8月,黃金儲蓄存款陸續(xù)到期,命令中央造幣廠生產(chǎn)金條,以應付黃金兌現(xiàn)之需。金條原材料是由美國進口的四百兩重金磚,中央造幣廠直接進行切割,制成各種重量的小金條。
一根小黃魚換算成克來說應該是在31克左右,市值人民幣是一萬元,而一根大黃魚重量在312克,市值人民幣在十萬元左右,所以這黃魚就像是現(xiàn)在的支付寶和支付,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不管是在任何時代,您帶著一萬元或者十萬元去逃難,那得多辛苦?所以帶著黃魚才是好的便于攜帶的產(chǎn)品,帶一根大黃魚就是攜帶了十萬人民幣巨款,跑到哪里都能夠生存下來。
————— 認證資質(zhì) —————
全國黃金回收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