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頭的市場價值如何?鑒定出手?
服務(wù)項目 |
瓷器,玉器,錢幣,字畫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
袁大頭鑄造跨度從1914年至1951年,總發(fā)行量超過 7.5 億枚。該系列幣分別重26.6克、13.3克、5.3克和2.6克;成色分別為90.4%、84.5%、80.4%和82.5%;該幣的外環(huán)主要是直齒邊,另外,還鑄有少量工字邊和花齒邊。
國幣中的主幣是1元銀元,其重量是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厘,材質(zhì)是銀占90%,銅占10%,以后就改為了銀占89%,銅占11%,一枚成品銀元的重量是7錢2分。
袁世凱
民國三年版袁大頭的新聞
隨著金銀價格走高和收藏市場火爆,絕大部分老銀元的市場價格都有了兩倍甚至更高的漲幅,今年以來版本較稀、品相較好的品種價格更是再度翻番。
作為古幣界的羊,袁大頭僅2015年一年內(nèi)上升了10%,品相較好的“袁大頭”價格至少在萬元以上。能夠留存至今的數(shù)量十分有限。所以,保存至今的“袁大頭”都成為了古幣投資領(lǐng)域的寵兒,備受古幣投資愛好者的追捧。
在收藏品市場,“袁大頭”一直是銀幣中價格相對穩(wěn)定的投資品?!啊箢^’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收藏錢幣的喜歡購買,不收藏的人也會買幾個玩玩或送人。
而且‘袁大頭’的版別是很豐富的,很多人研究細致的版別,加以收藏?!边^去‘袁大頭’在流通中是很受歡迎的硬通貨,直到現(xiàn)在,‘袁大頭’在民間仍有很好的市場。
簽字版袁大頭
民國三年版中的主要版別
民國三年版正面為袁世凱側(cè)面像,上列“中華民國三年”?!澳辍弊趾鬀]有“造”字,其他年版都在“年”字后面有一“造”字。三年版“民”字中有一“點”,而其他年版民字無“點”。
1,“O”記版。即在嘉禾圖案中有“O”形暗記,在嘉禾結(jié)帶處呈橫“8”字形,左上方的帶孔中有一極小的“O”形圓圈,而且袁像下巴前衣領(lǐng)未封領(lǐng),肩章較寬,五星比較凸出。
2,粗發(fā)版。袁頭發(fā)較粗,發(fā)型呈波浪。嘉禾結(jié)帶沒有形成縱橫交“8”的結(jié)花,右邊一束嘉禾結(jié)帶處形成一個不規(guī)則的圓。
3,加鑄“甘肅”兩字版。此幣系甘肅蘭州造幣廠沿用民國三年版舊模,在袁像左右加鑄“甘肅”兩字,其余與開口貝版相同。
4,簽字版。此幣甚少見,天津造幣廠試鑄樣幣,并未流通。該幣在袁像右側(cè)刻有一豎行英文字母“L.GioRGi”,是在華外籍鑄幣意大利雕刻師“魯爾治-喬治”簽名縮寫。
5,含銀成分偏低的民間私鑄幣
特殊版本
好多在解放時期都被收回,重新融化。晚的是“O”版三角圓“袁大頭”銀元,上面雖然寫著“中華民國三年”,但并不是民國鑄造的,而是1951年期間由黨鑄造,鑄造局為沈陽造幣廠。因為當(dāng)時新中國剛,我國云南、西藏等西南邊陲少數(shù)民族居聚的地區(qū)在貨幣流通方面只認可信譽高的“袁大頭”銀元,為了穩(wěn)定邊疆地區(qū)政治與經(jīng)濟,特別發(fā)行了該版銀元,以“O”版和“三角圓”為暗記。后來該版幣逐漸被中國人民銀行收兌,民間所剩不多,是收藏的珍貴品種。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