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
服務項目 |
時間觀念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頁數(shù) |
50頁 |
孩子做事愛磨蹭,通常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右腦認為:8歲以前的孩子尚不明白抽象的時間概念,他們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并不知道如果把一件事盡快做完之后會有什么更好的結果,也不認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另外,“時間”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很難通過解釋說明的方式,讓孩子了解到它的意義。因此,家長應該通過培養(yǎng)孩子有規(guī)律的生活,將時間概念以非常自然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讓吃飯、睡覺,都變成培養(yǎng)時間觀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說起孩子們的時間觀念,相信不少爸爸媽媽都滿腹牢騷:每天早起都要不停催促,否則就磨磨蹭蹭的;做兩道數(shù)學題拖拖拉拉,但玩起來卻總是沒完沒了;整天都在問:“什么時候放假?”“怎么還沒到周五?”;但剛放完假,又會不“知足”地抱怨道:“我還什么都沒干呢”!家長急的團團轉,孩子反而“從容淡定”。
要知道良好的時間觀念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守時、惜時的孩子,往往心智的成熟程度較高,很容易建立健康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學習的,同時他們有自信、有樂觀精神,對外交往能力也強。
那么沒有“時間觀念”,孩子會有哪些問題?
一、從小作息混亂,與他人生活不同步
例如寶寶進入托兒所或幼兒園后,與他人的生活嚴重脫節(jié),別的小朋友吃飯時他要睡覺,別的孩子睡覺時他要玩耍,常常被老師視為“搗亂分子”加以斥責,換言之,從來沒有經歷過“時間培訓”的孩子,乍一進入一個對時間要求嚴格的環(huán)境里,他會有很嚴重的挫折感。這種挫折感有可能強化孩子的分離焦慮,令他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喜歡上幼兒園,排斥集體生活。寶寶做事磨蹭拖沓,長大以后容易學習效率差,嚴重的還會誘發(fā)“哭泣綜合征”和“橡皮綜合征”。
二、寶寶每天活動的目標性差
對“時間”懵懂不明的孩子,很少要求自己何時何地完成什么,換言之,很少有主動的“目標”,在幼兒園老師眼里,常常被視作心智發(fā)育滯后的表現(xiàn),自然而然的,這樣的寶寶會感到自己承受了很多額外的壓力。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時間觀念不明的寶寶也面臨“信用缺失”,久而久之,小伙伴會對動輒遲到、缺席的他有批評、有疏遠,認為他講話不算數(shù),不守信用,這將嚴重阻礙寶寶“外交活動”的正常進行。
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1、給孩子自己支配時間的機會
孩子沒有成人那種“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概念,這就需要父母幫助孩子樹立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時間觀念。把每天孩子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每次給1-2小時就可以了,也不需太多。
2、讓時間“看得見”
家長可以在家里顯眼地位置擺個時鐘,給孩子購買一個手表,這樣家長就可以指指墻上的時鐘,或者問他現(xiàn)在幾點幾分了,孩子就會明確時間,做自己該做的事。有了“時間”這根無形的指揮棒,可以讓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孩子也比以前更“聽話”了,做事也不會那么磨蹭了。
3、制定時間任務表
做作業(yè)時,家長不妨與孩子商量好做作業(yè)的時間和休息的時間,這樣做使孩子具有一定的緊迫感,加強了注意力,終使其學習效果得以提高。
孩子自己制訂計劃表,能夠讓他明白時間的重要性,計劃好的事情要按時完成,否則后面的計劃就無法完成。制定計劃表,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珍惜時間。
4、規(guī)律的生活起居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好是具體到細節(jié),比如什么時間起床,洗漱需要多長時間,吃飯需要多長時間,放學后做作業(yè)和看電視多長時間,幾點休息等,都要嚴格制定,這樣會對孩子起到約束和監(jiān)管的作用。
對時間管理越嚴越細,效率越高。孩子將作息時間固定下來,形成習慣,才能明確地認識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規(guī)律。良好的作息習慣還有助于幫助孩子學會守秩序。
5、獎懲分明
如果剛開始孩子還沒有時間觀念,在做某件事情前家長要和孩子約定好時間,先約法三章,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沖突和親子關系危機。由于都是事先約定好的,到了約定的時間,就一定要遵守約定。
可能剛開始孩子會耍賴,家長可以事先承諾:如果遵守約定,將會得到一定的獎勵。有了獎勵的刺激,孩子會更認真地遵守約定。當一向對時間缺乏概念的孩子做出了按時作息的事情時,父母不要吝嗇獎勵,因為贊賞和表揚可以激發(fā)起孩子更大的積極性。
教育在路上,我們從未停止!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右腦!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