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造光緒元寶作為清光緒年間常見的貨幣之一,鑄造的省份也是非常多的,而今天介紹的云南省造光緒元寶,在目前的古錢幣市場收藏當中,還是占有不少的地位的,尤其是一些較為少見的版本,市場價值基本上都在萬元以上,高的更是達到幾十萬的價值。
喜敦版無紀年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樣幣
成交價(人民幣): 391萬
北京誠軒2017年春季拍賣會第2140號拍品
1896年無紀年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樣幣一枚,KM-Pn1/LM-210,俗稱“老江南”,光邊,英國伯明翰喜敦造幣廠制模試鑄,打模深峻,鏡面版底,字口鋒利,鑄造精美,工藝;拍品版底光潔無痕,五彩氧化后呈現(xiàn)的光澤,色彩豐富,美輪美奐,為“老江南”樣幣之品相,亦為中國近代機制銀幣珍貴的品種之一,存世,PCGS SP66,目前該公司評級入盒者僅二枚,此枚為高分,珍罕之至。
1900年庚子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
成交價(人民幣): 391萬
上海天衡2011年春季拍賣會(天衡原拍品圖片未找到僅以此圖代表,其原不及原物)
1900年庚子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一枚,該幣雕刻精美,鑄造工藝,鏡面版底光潔無痕,正面五彩氧化后呈現(xiàn)的光澤,絢麗多彩,美輪美奐;背面龍鱗滿打,銀光明亮如鏡,狀態(tài)之,也是目前公認龍洋流通幣高品項的代表,長期為美國PCGS鑒定公司中國宣傳代表之作,相信此幣成交將會引響中國流通幣全體價格。
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三分"光邊"加厚試鑄樣幣
成交價(人民幣): 356.5萬
2019年泓盛春季拍賣會第0174號拍品
1889年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三分“光邊”加厚試鑄樣幣一枚,此幣打制精美絕倫,鏡面底版,光亮如新,邊齒及馬齒銳利,龍鱗滿打,立體感,藍綠色歐洲包漿,品相,英國伯明翰(喜敦)造幣廠制模,廣東錢局試鑄,光邊版存世僅二、三枚,極為難得罕貴,清代龍銀大名譽品,金盾PCGS SP63,為此公司此品種高分數(shù)者且入盒者。
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三分試鑄樣幣
成交價(人民幣): 322萬
2018年誠軒秋季拍賣會第1785號拍品
1889年喜敦版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三分銀幣樣幣一枚,Y-198/LM-123,又稱“廣東七三反版”,雕刻師艾倫·韋恩(Allan Wyon)雕模,英國伯明翰喜敦造幣廠試鑄,精整度明顯廣東版,是近代機制銀幣珍品,具有不可估量的機制幣收藏與貨幣史料價值;拍品鏡面版底精鑄,制作精美,齒邊鋒利,自然氧化形成輕薄包漿,版底無瑕,光可鑒人,品相至極,彌足珍貴,
清末銅價劇漲,民間毀錢為銅,以獲數(shù)倍之利,市面出現(xiàn)錢荒。廣東因停鑄制錢,市面制錢日乏,小額流通十分不便。為救錢荒,同時受香港銅元及外幣影響,光緒26年6月,兩廣總督德壽與前總督李鴻章奏準廣東仿香港銅仙鑄造機制銅元。故清代機制銅元的鑄造由廣東伊始。繼而福建、江蘇、四川等省相繼仿鑄銅元。銅元以紅銅95%、白鉛4%、錫1%配合,每枚重二錢,當制錢十文。正面中央為“光緒元寶”及滿文“寶廣”,外環(huán)珠圈,上緣紀地文字為“湖北省造”。下緣紀值文字為“當十”;背面中央鑄“飛龍”圖及珠圈,上緣英文紀地“KWANGTUNG”,下緣英文紀值“ONECENT”。 另有當二十的光緒元寶,正面為“光緒元寶”,外緣上為滿文及戶部(或省名),下為當制錢二十文。湖北省開我國銅元之先河,此后的五十年,銅元被大量制造,總數(shù)應上百億枚,至今大量存世。故普通銅元價值不高。由于機制銅元較之方孔銅錢鑄造精良,市商樂用,流通順暢。次年,即諭令沿江沿海各省準許仿鑄。爾后,全國各地紛紛開機鑄造銅元。故當十銅元鑄造地各異,這是區(qū)分不同當十銅元的明顯特征。
明清古玩鑒定
面議
產(chǎn)品名:明清佛像
濱州王步瓷板畫款識真品圖片
面議
產(chǎn)品名:王步瓷板畫
景德鎮(zhèn)珠山八友瓷板畫目前市場價格
面議
產(chǎn)品名:珠山八友瓷板畫
康熙青花瓷器交易
面議
產(chǎn)品名:康熙青花瓷器
江西珠山八友瓷板畫目前市場價格
面議
產(chǎn)品名:珠山八友瓷板畫
明清瓷器鑒賞
面議
產(chǎn)品名:瓷器鑒賞
清代瓷器鑒定鑒定
面議
產(chǎn)品名:瓷器鑒賞
明清瓷器鑒定鑒定
面議
產(chǎn)品名:瓷器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