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所喜好、所肯定的東西,誰也不敢否定。乾隆得了一卷仿得很不像樣的黃子久《富春山居圖》,作了很多詩,題了若干次,后來得到真本,不好轉(zhuǎn)還了,便命梁詩正在真本上題說它是偽本。這種瞪著眼睛說謊話的事,在歷代高權(quán)利的集中者皇帝口中,本不稀奇,但在真?zhèn)问欠菃栴}上,卻是冤案。
康熙時陳邦彥學董其昌的字逼真,康熙也喜愛董字。一次康熙把各省官員"進呈"的許多董字拿出命陳邦彥看,問他這里邊有哪些件是他仿寫的,陳邦彥看了之后說自己也分不出了,康熙大笑(見《庸閑齋筆記》)。自己臨寫過的乃至自己造的偽品,焉能自己都看不出。無疑,如果指出,那"進呈"人的"禮品價值"就會降低,陳和他也會結(jié)了冤家。說自己也看不出,又顯得自己書法"亂真"。這個答案,一舉兩得,但這能算公平正確的嗎?
筆者一次在朋友家聚集看畫,見到一件掛品,一時忘形地攘臂而呼:"真的!"還和旁人強辯一番。有人便寫說:"立揚新令,真假一言定。不同意見人,打成反革命。"我才凜然自省,向人道歉,認識到如何尊重群眾!
一次收到外地一冊宋人書札,拿到北京故宮囑為鑒定。唐蘭先生、徐邦達先生、劉九庵先生,還有幾位年輕同志看了,意見不完全一致,共同研究,極為和諧。為了集思廣益,把我找去。我提出些備參考的意見,他們以為理由可取,就定為真跡,請外地單位收購。后唐先生說:"你這一言,定則定矣。"不由得觸到我那次目無群眾的舊事,急忙加以說明,是大家的共同意見,并非是我"一言堂"。我說:"先生漏了一句:‘定則定矣’之上還有 ‘我輩數(shù)人’呢。"這兩句原是陸法言(切韻序)中的話,唐先生是極熟悉的,于是仰面大笑,我也如釋重負。顏魯公說:"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葵丘之會,微有振矜,叛者九國。故曰行百里者半九十里,言口晚節(jié)末路之難也。"這話何等沉痛,我輩可不戒哉!以上諸例,都是有根有據(jù)的真人真事,仿章學誠《古文十弊》的例子,略述如此。
辛丑年正月初七,是我國的古書畫鑒定家和美術(shù)史學家楊新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日子?!扒闈M紫微五十載,才溢翰苑八秩秋”,這副挽聯(lián)概括了先生為故宮無私奉獻的一生。1965年,先生于中央美術(shù)學院畢業(yè)分配到故宮博物院工作,投身美術(shù)史和博物館事業(yè)五十余載,曾先后擔任陳列部副主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等職務(wù),為我國文物保護和文物研究做出了的貢獻。先生的學術(shù)成果是我國美術(shù)史領(lǐng)域?qū)氋F的財富。先生對故宮的熱愛、對博物館事業(yè)的鐘情、對古代文物的鉆研精神、對同事的熱情友善,是我們新一代故宮人學習的。值楊新先生去世一周年紀念,我們推出一組楊新先生的同仁、學友及弟子們撰寫的紀念文章,以緬懷先生,追憶其學術(shù)思想、治學精神、和同道友誼。楊新先生(19406-20201),古書畫研究,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故宮博物院學術(shù)委員,國家文物局文物鑒定委員。
書畫上的印章,主要分為三類:一、作者本人的印章,二、題跋人的印章,三、收藏、鑒賞人的印章。這些印章又分為三個方面:一、姓名、字號、齋館、堂號印,二、閑文、吉語、警句印,三、收藏、鑒賞印。
書畫鑒賞要從作品的風格、筆墨、色彩、構(gòu)圖、章法、畫法、印章、紙張、裝裱、題跋等方面來進行,其中主要的方面還是書畫本身及書法、印章。
印章作為鑒定書畫的一個主要方面,是重視的,因為對于中國書畫來說,大多都是有印的。如果一幅標明清中期作品上的印章與已知的確為真跡上的印章完全一致,其他方面又無疑問,基本上就可以斷定為真跡。因為在一般情況下,臨摹復(fù)制的印章多少都會與原印有所不同,印章是極難仿制得與原印一模一樣的。
從印章上鑒別,會出現(xiàn)所見印章與真跡印章的一些差異。如印文的粗細,邊框的寬窄、破損,印跡的清晰與模糊等。這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方印章初用和久用會有所不同,初用的印章,字跡會清楚一些,用久了,印章的清晰程度會發(fā)生變化。此外,印泥的好壞、濃淡、干濕等,也會使印章鈐蓋后產(chǎn)生變化。邊框的寬窄與蓋印時的用力和下墊物有關(guān),有時會產(chǎn)生寬窄不同的變化。印跡的清晰程度又與使用印章的人的手法有一定關(guān)系,有人蓋印用力大,有人用力小,有人稍加搖晃,此外,下墊物的質(zhì)量與多少,天氣的冷暖,久置不用的印泥與經(jīng)常使用的印泥,這些都會使鈐出的印章效果不同,有的人還在剛蓋過印章的印跡上撒上一些白粉或色粉,以防止書畫作品擠壓時的沾污。經(jīng)常擦拭或刷洗的印章,與不經(jīng)常擦拭刷洗的印章蓋出的印跡也有所不同。一幅名家的書畫作品,其印章也應(yīng)該具有一定的藝術(shù)水平。特別是文字上不能有錯誤,一個的書畫家,是不可能經(jīng)常出現(xiàn)寫錯字、用錯字的現(xiàn)象的。
古錢幣價格幣
面議
產(chǎn)品名:古錢幣鑒定
光緒粉彩瓷器鑒定
面議
產(chǎn)品名:瓷器鑒定
古錢幣拍賣成交
面議
產(chǎn)品名:古錢幣鑒定
半兩古錢幣
面議
產(chǎn)品名:古錢幣鑒定
古董古玩私下交易出手
面議
產(chǎn)品名:古董鑒定,古玩鑒賞,古玩評估,古玩鑒定
瓷器雞爪紋鑒定
面議
產(chǎn)品名:瓷器鑒定
瓷器膽瓶鑒定
面議
產(chǎn)品名:瓷器鑒定
北京古錢幣鑒定收購中心
面議
產(chǎn)品名:古錢幣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