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別名 |
石雕三世佛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佛像藝術(shù)的出現(xiàn),是公元一、二世紀的事情。那是一種受到古希臘文化影響的、印度文化和西域文化相混合的「犍陀羅」文化的產(chǎn)物。
主管東方凈琉璃世界,他有兩位脅侍,日光普照菩薩和月光普照菩薩,號稱東方三圣。一般祈禱于藥師佛,主要目的在于祈求現(xiàn)世安樂。藥師佛可以保佑世人消災、延壽、去病,許多老者、病人都會禮拜藥師佛,以求健康。
西方阿彌陀佛
主管西方極樂世界,他有兩位脅侍,“大勇”大勢至菩薩和“大悲”觀世音菩薩,號稱西方三圣。一般祈禱于阿彌陀佛,主要目的在于祈求死后的解脫。漢傳佛教認為,阿彌陀佛主要是以其愿力,引渡眾生到極樂世界,脫離苦難的輪回,故亦號“接引佛”,也因為此佛有無量壽命與光明,亦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在藏傳佛教,他被稱為月巴墨佛,也是的象徵。
佛教界有說法認為橫三世佛為同一佛,只是為了救渡眾生,而化現(xiàn)為不同化身?!度鐏頊Y源考》:“何謂彌陀曰無量壽,施藥則無量壽,即藥師如來之延壽。何謂彌陀?曰無量光,毗盧遮那佛則無量光也。故知諸佛同體異名,皆為眾生善巧化現(xiàn)也。”
彌勒佛
(即彌勒菩薩摩訶薩)(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譯為慈氏,音譯為梅呾利耶、梅怛儷藥,中國大乘佛教八大菩薩之一,大乘佛教經(jīng)典中又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摩訶薩,是釋尊的繼任者,將在未來娑婆世界降生世尊 ,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在賢劫千佛中將是第五尊佛,常被尊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在古代犍陀羅的遺址(今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進行發(fā)掘時,曾發(fā)現(xiàn)過一枚迦膩色迦時期的錢幣,錢幣上鑄有穿著希臘服裝的釋迦牟尼像,像的周圍有用希臘字母拼寫成的「佛陀」字樣。此外,在西域還發(fā)現(xiàn)了一尊骨瘦如柴、頭有光輪、貌似古希臘人形象的早期佛像。這些迄今發(fā)現(xiàn)的早的佛像說明,佛像的出現(xiàn)同信仰佛教的希臘人后裔有著密切關(guān)系,他們把希臘諸神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引進到佛教中,塑造了具有明顯的希臘人臉型的佛像,供奉在「伽藍」(佛教寺廟)里,以形象的藝術(shù)形式來佛的神圣性,開始背離了釋迦牟尼生前反對偶像崇拜的遺訓。
———— 認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