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荷塘月色F1,蘆筍種植大棚好還是露地好,蘆筍怎樣種植與管理,蘆筍種植當年能收嗎,蘆筍市場價格是多少,蘆筍幾月份種植好,蘆筍的種植與管理,蘆筍種子幾月種植,蘆筍怎樣移栽為好,蘆筍根的移植方法,蘆筍是什么植物,蘆筍種子哪里買,蘆筍種子哪里好,蘆筍什么季節(jié)種,蘆筍幾月份種?,蘆筍怎么移栽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蘆筍播種育苗時期應根據種子發(fā)芽對溫度條件的要求,苗株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及各地生態(tài)條件、育苗栽培方法的不同而定。
育苗時的播種量應有利于苗株莖葉伸展和根系的發(fā)育,有利于通風透光,減輕病害發(fā)生。此外,還應根據種子發(fā)芽率來決定。
一般露地直播育苗,大苗的行距為40~45厘米,穴距10厘米,每穴播種2粒,粒距3厘米。每公頃苗圃的播種量為3750克左右,可移栽本田7~10公頃。播種時,按行距挖3厘米深的播種溝,然后按株距播上種子,覆土1~3厘米,稍稍鎮(zhèn)壓。
移植育苗時,每平方米的播種量為30~40克,約有種子1500粒以上。播種前應澆足底水,播后覆土1~2厘米厚。當出苗后的次莖高10~15厘米,第二次莖未抽生時,進行分苗移植。其行株距與直播育苗相同。
大苗栽植,一般宜在冷床或溫床中,行營養(yǎng)缽育苗。營養(yǎng)缽的口徑為6厘米,每缽播種2粒,粒距3厘米,覆土1~2厘米厚。出苗后每缽只留回株苗。若直接播種于床土上,為便于起苗,減輕傷根,應擴大行距,通常行距為20厘米,粒距5厘米。床土好用配制的培養(yǎng)土,以利根株發(fā)育和起苗。
苗期管理
①間苗 齊苗展葉1周左右,每穴有2株苗時,應拔除1株。缺株穴應以間拔下的苗補植,或以預先準備的小苗補植。
②分苗 移植行分苗移植育苗的,一般都在保護地條件下播種,種子播后注意保溫、保濕,溫度保持在20℃以上。發(fā)芽出苗后應注意通風換氣,白天溫度不能超過30℃,并經常澆水,以免土壤干燥。在展葉待分苗移植時,應控制水分,降溫煉苗,以利于移植苗的發(fā)根和成活。一般白天保持15℃左右,夜間10℃左右。分苗移植應在田間濕度適宜情況下進行,分苗后立即澆水。移植成活前,遇強烈日光時,應以葦簾或黑色遮陽網遮蔭1周左右。
③中耕除草 蘆筍幼苗生長緩慢,而行距大,易滋生雜草,需經常中耕除草,或噴灑除草劑予以防治。一般每公頃苗地用除草劑利谷隆1500克,加水1500千克,于播種后3~5天噴灑畦面及畦溝,但2個月后仍需人工除草。
④肥水管理 在間苗后或分苗移植時,澆1次稀薄的人糞尿液肥,每公頃10500~15000千克。約20天后再追稀薄人糞尿液肥一次。此后到7~8月追施秋肥,每公頃施復合肥300千克左右。若此時苗株生長旺盛,可少施或不施。以免因肥料過多,莖葉生長過旺,發(fā)生倒伏,且通風透光不良,易誘發(fā)莖枯病和褐斑病。
———— 認證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