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貴州一二次設備預制艙,信合一二次設備預制艙,信合一二次設備預制艙,信合一二次設備預制艙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材質 |
Q235 |
結構 |
固定式集裝箱 |
類型 |
散貨集裝箱 |
一次設備預制艙預制艙強度
1.預制艙艙體底架由型鋼焊接而成,艙體骨架為焊裝一體式結構,主要鋼材材質應選用碳素結構鋼,屈服強度不小于235MPa,應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剛度,在起吊、運輸和安裝時不會產(chǎn)生變形,GB17467《高低壓集成式變電站》防沖擊試驗要求,并耐受以下的負荷和撞擊:
a)頂部負荷:小值為2500N/㎡(樹立負荷或其他負荷);鋼結構的頂部載荷為:0.85KN/㎡。
b)在面板、門和通風口上的外部機械撞擊:外部機械撞擊的撞擊能量為20J,對應的防護等級為GB/T20138的IK10。
2.預制艙框架及頂蓋均采用冷軋鋼板,框架鋼板厚度不得小于2.5mm;門和頂蓋鋼板厚度不得小于2mm;底板厚度不得小于3mm;不允許使用彩鋼板、鍍鋅板等金屬材料拼裝式艙體。
九、預制艙防腐處理應遵循ISO 12944《色漆和清漆 防護漆體系對鋼結構的腐蝕防護》標準,采用多道防腐工藝,包括前處理、鋅層、中間層、面層等多重處理工藝,前處理滿足滿足鋼板表面足夠的粗糙度,鋅層厚度不應小于60μm,中間層及面層等總厚度不應小于200μm,滿足艙體在C4環(huán)境下達到30年不銹蝕的防腐水平。
預制艙技術特點
預制艙了變電站“標準化設計、預制艙生產(chǎn)廠家工廠化加工、裝配式建設”全新建設模式。新的建設模式:減少占地面積、節(jié)約環(huán)境資源、降低基建投入成本,同時有效縮短了智能變電站的建設、調試周期,實現(xiàn)建站;新的建設工藝:模塊化設計,方便拆裝組合;可以更換設備,易于建立檢修元件庫,減少備用間隔投資;通用工藝,簡化裝配,節(jié)能環(huán)保,提高現(xiàn)場施工效率,同時又確保了工程實施的安全和質量水平;新的自動化技術:提升了變電站的總體智能化水平,提高了變電站的安全可靠性,進一步凸顯了變電站工業(yè)設施的定位,為智能電網(wǎng)的綠色、健康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滄州信合產(chǎn)品配置及要求
1. 箱體內部配置照明(三防燈)、應急照明燈、行程開關、煙霧報警器、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加熱器、插座及配電箱。
2. 具有配電箱,每個集裝箱的低壓配電和二次柜體低壓控制供電由配電箱完成。配電箱面板開孔以防止HM1,具體配電箱配置以實際生產(chǎn)為準。
3. 箱體內開設電纜溝下入孔,尺寸不小于600mm*600mm;下入孔蓋板不能設計成移開式,要求與箱體固定在一起,通過合頁等構件等實現(xiàn)開合。
4. 箱體非電部分具有接地裝置,整體接地。箱體內所有的電氣設備的非金屬部分與箱體有良好的電氣接地連接。箱體外應有接地裝置,并噴有接地標識。
5. 箱體材料具有防火、防潮、防震,抗銹蝕、防低溫、不掉色、不褪皮和功能,箱體整體壽命大于20年。
6. 確保箱體的頂部不積水,不漏雨;頂部與側面邊沿焊接處能夠使淋雨及壓力性的噴水能被有效阻止于箱體外部且在壽命期不銹蝕。
預制艙性能
預制艙艙體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剛度。在起吊、運輸和安裝時不會變形或損傷,不會因起吊運輸對艙體內設備造成的影響;具備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抗風性能。
預制艙整體防護等級不低于IP54,艙體接縫處防護等級不低于IP54,具備防塵、防潮、防凝露的效果;艙體內部采用鋼板及阻燃絕緣隔板嚴格分成各個隔室, 各個隔室之間的防護等級為IP40。
預制艙應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艙體在30年內不銹蝕,其他艙體附件應達到同等的使用壽命水平。
預制艙應具備良好的隔熱保溫性能,艙體內溫差不因外界環(huán)境溫度變化大范圍浮動。
預制艙設計應不易積塵、積水,艙體頂蓋有明顯散水坡度,不應小于5%,頂蓋邊沿應設有滴水沿,防止雨水回流進入艙體。
預制艙緊急逃生措施
預制艙通道門板上需設置“推杠式”緊急逃生門鎖,滿足人員緊急逃生要求。門鎖需滿足防火要求,高可靠,命。
緊急逃生通道設置醒目的安全出口指示,相關通道指示設備均需考慮應急電源,以其可靠指示。
預制艙艙體的密封與通風處理
1)艙體密封均需采用硅橡膠或三元乙丙材料制作的密封條,高壓和低壓的進出線電纜孔采用方便于密封的敲落孔,并在艙體內隨機配置敲落孔用密封膠圈。
2)廠家應該解決好艙體密封和自動排風的矛盾,排風要進行多道防塵處理,防塵網(wǎng)應方便拆裝和清洗。
3)排風的風機采用進口、命、免維護軸流式風機;風機的數(shù)量應滿足排風和除濕的要求。
全國一二次設備預制艙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