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山楂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大金星 果實性狀果實扁球形,紫紅色,具蠟光。果點圓,銹黃色,大而密。果頂平,顯具五棱。萼片宿存,反卷。梗洼廣、中深。果肉綠黃或粉紅色,散生紅色小點,肉質較硬而致密,酸味強。
果實性狀果實扁球形,紫紅色,具蠟光。果點圓,銹黃色,大而密。果頂平,顯具五棱。萼片宿存,反卷。梗洼廣、中深。果肉綠黃或粉紅色,散生紅色小點,肉質較硬而致密,酸味強。10月中、下旬成熟。耐貯藏。果個大,每公斤72~82個
。
大棉球單果個頭大,9月上旬成熟 是山楂品種當中成熟早的一個 成熟時候既是軟綿綿的,酸度適中,食用時基本不做加工,保存期短。體性狀樹勢健壯,樹姿開張,呈多主枝自然圓頭形。結果早,豐產,連續(xù)結果能力強。定植后第二年有部分樹株開花,第四年可全部結果,5~6年后豐產,8~10 年進入盛果期。宜于山區(qū)發(fā)展。
越冬苗的露天假植 選背風向陽處,以東西方向,挖40厘米深,30厘米寬的溝,一般溝長5—10米為好。把苗成30度角單層擺放在溝內,然后用噴壺往苗木根頸下澆水。隨即覆濕土、踏實。并在根頸上再覆土5—10厘米。假植溝的溝距為30厘米。
為防止苗莖“抽條”,逐漸適應外界氣候條件,要于小雪節(jié)前后進行第二次覆土,覆土厚度以達苗莖中部為宜。大雪前要進行第三次覆土,覆土厚度達苗莖的中上部。通過三次覆土,茁莖暴露在空間15—20厘米為宜。冬至節(jié)前后在苗莖上再蓋l層玉米秸或秫秸。
春、夏、秋均可進行,用種子繁殖的實生苗或分株苗均可作砧木,采用芽接或枝接,以芽接為主。播種苗高至10厘米時間苗,移栽行株距為50--60厘米×10--15厘米。結合秋季耕翻施入有機肥,從開花至果實旺盛期可于葉面噴無機肥。定期整形剪枝、耕翻除草、刨去根蘗、培土等。
林業(yè)站建議苗農平時要加強肥、水管理,及時間苗,林地或苗圃地要通風透光,多用有機肥或磷鉀肥及微量元素肥料,增強苗木抗病力;堅持“蟲治病防(預防為主)”的原則,一年噴霧防治3至4次,同時注意農藥合理混用,交替使用,安全使用,確保把林業(yè)病蟲害損失降到低。
———— 認證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