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華山松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針葉5針一束,稀6-7針一束,長8-15厘米,徑1-1.5毫米,邊緣具細鋸齒,僅腹面兩側各具4-8條白色氣孔線;橫切面三角形,單層皮下層細胞,樹脂道通常3個,中生或背面2個邊生、腹面1個中生,稀具4-7個樹脂道,則中生與邊生兼有;葉鞘早落。子葉10-15枚,針形,橫切面三角形,長4-6.4厘米,徑約1毫米,先端漸尖,全緣或上部棱脊微具細齒;初生葉條形,長3.5-4.5厘米,寬約1毫米,上下兩面均有氣孔線,邊緣有細鋸齒。
華山松產(chǎn)于中國山西南部中條山(北至沁源海拔1200-1800米)、河南西南部及嵩山、陜西南部秦嶺(東起華山,西至辛家山,海拔1500-2000米)甘肅南部(洮河及白龍江流域)、四川、湖北西部、貴州中部及西北部、云南及西藏雅魯藏布江下游海拔1000-3300米地帶。江西廬山、浙江杭州等地有栽培。模式標本采自陜西秦嶺。
【裝袋及擺放】圃地應開好排水溝,防止暴雨后雨水沖擊。作床1.2米寬,留40厘米寬的步道,在營養(yǎng)袋內裝滿基質,并填實,整齊排放在苗床上。
每袋播種2?!?粒,播種深度約1厘米,播種時間宜在清明前后。播種后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濕保溫,出苗比較整齊。
人工繁殖:華山松多用種子育苗繁殖,發(fā)芽率可高達90%以上。可在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球果成熟時及時采回,先堆放5~7天,再曝曬3~4天,敲打翻動,種子脫出,及時水選,剔除空粒雜物,陰干后袋藏過冬。
山野采掘:從山野林地內,選找桿形粗壯矮小的華山松苗,以石隙、崖壁、溝旁生長的小老樹樁為好。采掘時注意多保護副根和須根,再下地養(yǎng)胚培育,翌年春后再上盆造型。
———— 認證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