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香樟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催芽,播種前(3月初),用溫湯(50℃)浸種,冷卻后更換,重復3~4次,種子可提~15d發(fā)芽。也可將種子與河沙混合均勻,用薄膜包好后曝曬,翻動2~3次/d,并保持濕潤,直至有少量種子萌發(fā)。也可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2h消毒殺菌,一般7d后種殼開始龜裂,種胚微突,此時可用于播種。
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后揭去稻草或地膜,有數(shù)片真葉時即可間苗,苗高約10cm時定苗,留苗量30萬株/hm2左右。7月以后,要加強肥水管理,經常松土除草。秋末停止追肥、灌溉。追肥一般2~3次,3次追肥分別施尿素105~150、105~150、150kg/hm2,其中第3次加施磷肥112.5kg/hm2。一年生苗株高可達50cm以上,地徑達0.7cm以上。香樟起苗時一定要堅持“要精不要多”的原則,要堅決棄掉小、弱、彎苗,以免培養(yǎng)出劣質苗木,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土地資源。因此,苗木管理期間要適當處理,例如疏除葉片等。
小苗造林的,中耕除草為1年1次,在秋冬季樹木休眠期進行,中耕深度以20~30cm為宜。一方面可促進土壤風化,消滅病蟲害;另一方面樹木處于休眠期,如損傷部分根系不會對樹木生長有較大影響。此外,中耕結合施肥效果會更佳,這時應施基肥,可蓄水、保溫、促進根系發(fā)育,為來年樹木生長創(chuàng)造條件。除此以外,可與低矮農作物套種進行撫育管理,因為低矮農作物可使樹木周圍土壤變松,肥力增加,特別是在高溫天氣低矮農作物可防止地面水分的蒸發(fā)。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