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地區(qū)大田苗檜柏,保定檜柏,檜柏農(nóng)戶種植,1米檜柏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風景樹 |
落葉與否 |
常綠性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樹齡 |
4年 |
樹形 |
圓錐形 |
樹型 |
圓錐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葉 |
儈柏澆足水后蓋膜,播后7-10天可出土,土壤保持濕潤、通風,防止高溫燒苗。當小苗長至5-10厘米高時,揭膜煉苗;苗長到30-40厘米高時,宜選陰雨天移栽,易成活。在滇中地區(qū)于6月上旬至7月上旬移栽佳。2、營養(yǎng)袋育苗。營養(yǎng)土裝袋后,將浸泡好的種子播于袋中(每袋2-3粒),再覆蓋一層細糞。
檜柏噴淋或澆潑苗床2-3次,每次間隔時間10-15天。三、移栽及幼樹管理1、移栽。6月上旬雨季開始后進行移栽,塘深40厘米,直徑40厘米,每畝植300株(株行距1×2米),栽后澆足定根水,培土要地表,防止積水爛根和土壤板結,利于幼樹成活生長。2、施肥及蟲害防治。成活后,每畝用復合肥50千克或普通過磷酸鈣40千克、尿素10千克。
檜柏修除下層細弱枝,有利于通風透光,保持樹苗的成長。4年后即可采葉提取芳香油。綜上所述,儈柏的栽培管理中壯苗的培育和移栽后1-2年的幼樹管理很關鍵,第3年后的管理主要是修剪枝條、培育樹干成材。因此,種植儈柏經(jīng)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十分顯著,具有廣闊的前景。
春季要加強肥水供應,進行早期追肥和根外追肥,合理運用排灌和施肥技術,可以促進新梢生長和葉片增大,提高光合效能,增加營養(yǎng)物質(zhì)的積累,樹體健壯。氣溫升高后,需要控制灌水,注意及時排澇,適量施用磷鉀肥,勤鋤深耕,這些措施都有利于枝條早結束生長,有利于組織充實,延長營養(yǎng)物質(zhì)的積累時間,才能更好地進行抗寒鍛煉。此外,夏季適期摘心,促進枝條成熟;冬季修剪減少蒸騰面積;人工落葉等均對預防凍害有良好的效果。
儈柏苗木應達到地上部枝條健壯,成熟度要好,芽飽滿,根系健全,須根多,無病蟲等條件才可出圃。起苗一般在苗木的休眠期。落葉樹種從秋季落葉開始到翌年春季樹液開始流動以前都可進行。常綠樹種除上述時間外,也可在雨季起苗。
苗木猝倒病是由土壤中的立枯線核菌引起。病菌多從表層土壤侵入幼苗的根莖基部,植株受害后病部下陷縊縮,呈黑褐色,染病幼苗常自土面倒伏,造成猝倒現(xiàn)象(即所謂的猝倒?。?;如苗木組織已木質(zhì)化,病苗常不倒伏而表現(xiàn)為立枯癥狀。在土層潮濕時,病害部常產(chǎn)生粉紅色霉層。此病害在我市欄科小苗、杜英、雪松等中常有發(fā)生,嚴重時造成大面積死亡。在夏季高溫時也極易發(fā)生。
主營行業(yè):綠化苗木 |
公司主營:刺槐,旱柳,白蠟,國槐--> |
主營地區(qū):全國各地 |
企業(yè)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
注冊資金:人民幣3000000萬 |
公司成立時間:2016-09-22 |
經(jīng)營模式:服務型 |
最近年檢時間:2016年 |
登記機關:博野縣工商行政管理局 |
經(jīng)營范圍: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養(yǎng)護;苗木、花卉種植、銷售。(依法須經(jīng)批準的項目,經(jīng)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jīng)營活動) |
公司郵編:071300 |
公司電話:0138-33028112 |
全國檜柏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