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絲棉木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緣、山麓、山溪路旁。
絲棉木
喜光,稍耐蔭;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耐干旱,也耐水濕,以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之土壤生長好[2]。
根系深而發(fā)達,能抗風(fēng);根蘗萌發(fā)力強,生長速度中等偏慢,對二氧化硫的抗性中等。
傘形花序,腋生,有花3~7朵,淡綠色。蒴果粉紅色,4裂片。種子淡黃色,有紅色假種皮,上端有小圓口,稍露出種子。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折疊編輯本段現(xiàn)實用途
苗木選肥沃疏松之地栽植,以春季移植為好,定植之前要根據(jù)根系情況挖栽植穴,墊以疏松肥土和腐熟廄肥,栽時以細土壅根、壓實,栽植不宜過深,以免根部多生蔭蘗。夏季適當蔭蔽,則葉質(zhì)不致過厚,秋季易形成優(yōu)美之紅葉,增加觀葉效果。
絲棉木為暖溫帶樹種,產(chǎn)我國中部、北部各省,浙江、福建也有分布。喜光,稍耐蔭,耐寒,亦較耐旱。適生于肥沃、濕潤之地,中性土、微酸性土均能適應(yīng)。根系發(fā)達,萌生能力強。
折疊苗期管理
絲棉木苗期管理
絲棉木苗期管理
間苗、補苗間苗一般在子葉出現(xiàn)后,長出1至2對真葉時進行,過遲易造成苗木細弱。一般按三角形留苗,株距約15厘米。間苗的原則是“去弱留強、去密留稀、去病留壯”,結(jié)合間苗進行補苗。間苗可一次進行,也可數(shù)次完成。一般在澆水后或雨后土壤松軟時間苗,拔除生長勢弱或受病蟲為害的幼苗,操作時注意勿傷鄰近苗,同時除去雜草。然后適當鎮(zhèn)壓、灌水,使幼苗根系與土壤密接。
灌溉、追肥根據(jù)土壤墑情適時、適量灌溉。在地上部分長出真葉至幼苗迅速生長前,適當控水,進行“蹲苗”。蹲苗后灌水2至3次,雨季灌溉量視降雨情況而定,生長后期減少灌水次數(shù),防止苗木秋季貪青徒長,11月初灌1次防寒水。結(jié)合澆水可追肥2至3次,苗木生長前期追施氮肥,促進苗木生長牷后期追施磷、鉀肥,增加苗木木質(zhì)化程度。
———— 認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