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江蘇南京金葉榆,金葉榆,南京金葉榆,金葉榆供應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風景樹 |
冠幅 |
100cm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樹齡 |
6年 |
樹形 |
卵圓形 |
樹型 |
卵圓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葉 |
目前,金葉榆已成為城市綠化的主導樹種之一,已在30多個省(自治區(qū)、市)的街道公園綠地、13000多個鄉(xiāng)、120000公里的公路綠化中都得到廣泛應用,已成為平原綠化、山地綠化和農(nóng)村建設(shè)的重要樹種,為建設(shè)"美麗中國"作出了貢獻。 金葉榆適種范圍廣泛。南至華南、華東以及西南,北至東北、西北絕大部分地區(qū),均可安全越冬。喜光、耐冷、耐旱,能適應干燥、涼爽的氣候。土壤肥沃、濕潤、,不耐水,但能抵御干旱、貧瘠和鹽堿地??癸L抗土壤、抗煙塵、抗氫毒氣能力強。 以金葉榆為代表的榆文化植根于中華的內(nèi)在品格中。榆樹是我國傳統(tǒng)鄉(xiāng)土樹種,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榆樹自古以來就是希望、堅韌和其他意義的象征。它是鄉(xiāng)村文化和邊疆文化的代表,在我國出現(xiàn)了大量的詩詞。榆樹在中國有很多例子。自始皇以來,榆樹自古就植于北方邊塞,故稱“榆塞”?,F(xiàn)在,榆樹市、秦皇島榆關(guān)鎮(zhèn)仍以榆樹命名。
落葉喬木,高可達25米,樹冠球形。樹皮深灰色,縱向裂片,粗糙。小枝金色,纖細,排列成兩排。葉卵圓形,金色,長2-6厘米,先端銳尖,基部稍彎曲,邊緣不規(guī)則鋸齒狀。初春初開的葉在年枝條上叢生。 從花芽中抽出的花,葉腋排列成簇;花被鐘狀,裂片膜質(zhì),先端宿存,雄蕊對著花被裂片,花絲薄,扁平,有點外向,花藥長方形,先端微凹,基部近心形,中部和下部插入,外傾,2室,縱向裂片;子房扁平,無毛或具刺,花柱短,柱頭2,具條紋,柱頭毛,胚珠橫向有花梗毛,疏生毛,花梗在花被和花被之間有節(jié)。核心部分位于有翅果實的中部至上部,具翅的果實為膜質(zhì),柱頭纖細,次圓形,種子位于有翅果實的中部。
病蟲害防治 黑斑病是對金葉榆為害較大的病癥之一。當金葉榆患有黑斑病后,其葉片表面將形成圓形的淺黃點。隨著時間推移以及病情加重,斑點的面積逐漸擴大,并且斑點的顏色也會發(fā)生變化。在斑點的內(nèi)部將形成輪狀排列的黑色凸起粉刺,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在黑斑病發(fā)病后期,將會在原有的斑點上形成黑色的小粒點,這是病原菌的子囊殼,這時黑斑點呈現(xiàn)瘡痂狀。金葉榆患有黑斑病主要與外界環(huán)境的溫度、濕度有關(guān),當平均氣溫達到20℃、濕度過大時會導致金葉榆產(chǎn)生黑斑病。 對于黑斑病的預防,,需要盡量加大金葉榆的種植密度,并且要對金葉榆枝葉進行定期修剪,以防止在金葉榆生長過程中枝葉過于繁密,這樣做可使得金葉榆的生長環(huán)境通風、透光,大程度上減少黑斑病的發(fā)生,以免對金葉榆造成二次感染。第二,在冬天來臨前,需要將落到地面上的病葉進行收集并通過焚燒的方式將其銷毀,以防止病原菌順利度過冬天,避免在春天來臨時對金葉榆造成傷害。第三,在金葉榆放葉后以及子囊孢飛散前,用藥物對其進行治療。種植人員需要將1%波爾多液或者65%可濕性代森鋅500倍液制成噴霧,用于黑斑病防治。在使用藥物時,每14 d噴灑1次,連續(xù)噴灑2~3次將黑斑病。 當黑斑病已經(jīng)出現(xiàn)7 d后,其疏導組織會被切斷,造成植株。患有黑斑病的植物大多數(shù)產(chǎn)生在對其進行修枝的位置。因此在黑斑病防治時,需要進行以下兩點工作。,在對生長較弱的植株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通過施肥等方式提升其抗病能力。在修剪植株的過程中,對患病植株進行。第二,在發(fā)病過程中,需要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1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對樹干進行噴霧防治。 金葉榆在日常養(yǎng)護的過程中可能會受到桃紅頸天牛、飛虱、跳甲、榆紫蟲、榆毒蛾、黑絨金龜子等蟲害為害。為此種植人員應采用合理的方式對蟲害進行管理。在對蟲害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及時將蟲害產(chǎn)生的卵塊進行,這樣就能對孵化的幼蟲進行集中的處理,并將其消滅。在蟲害低齡期,應噴灑25%滅幼脲3號懸浮劑1 500~2 000倍液進行防治。在蟲害高齡期,應噴灑蘇云金桿菌乳劑400~600倍液進行防治。在幼蟲盛發(fā)期,應噴灑20%殺滅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20%乳油2 500倍液。
澆水 在種植金葉榆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為枝葉的生長提供條件[1]。金葉榆的根系較為發(fā)達,因此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水分,為其根系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條件。 在種植金葉榆時,需要安排的種植人員對其根系進行實時的監(jiān)測與管理。種植人員需要定期對土壤進行翻整,如果下挖深度在30 cm左右時土壤開始變干,就需要對其及時灌溉。一般情況下,在春季、秋季時,每7~8 d就要進行灌溉,在夏季干旱時,每3~4 d就要進行灌溉。金葉榆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較強,在夏季時,種植人員可根據(jù)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以及土壤的濕度來決定灌溉措施,在種植的過程中實現(xiàn)見干見濕。
(1)先我們要知道金葉榆是由白榆嫁接變種而成的,您的苗圃里(土地)需要春季前或者秋后栽植好白榆作為沾木(嫁接金葉榆使用),白榆的采購應該選擇健壯生長、無病蟲害、樹干直的,您可以到博野縣彩葉園林購買白榆,這里的白榆管理好,質(zhì)量也不錯啊。當然了您也可以去其他省市地區(qū)購買,無論在哪里購買白榆,選擇質(zhì)量好的是關(guān)鍵。 (2)栽植白榆的時候,根系平行于地面就可以,不可栽植過深,栽植的深會造成后期金葉榆長勢慢、嚴重的導致白榆。栽植白榆定干高度在2.6-2.8米即可,適用于嫁接高干金葉榆,其實嫁接高干金葉榆用不到2.6-2.8米,但是為了防止水分的流失需要定干高一些;如果是矮干金葉榆的嫁接,白榆的定干高度在1.2-1.5米即可。 (3)高干金葉榆嫁接分枝點高度根據(jù)園林中需求不同有三種高度:2米、2.2米、2.5米,根據(jù)您自己的判斷選擇其中一種嫁接高度即可;矮干金葉榆嫁接高度也有三種:0.8米、1米、1.2米,通常1米的分枝點矮干金葉榆為常見。
盆栽金葉榆的種植方法 金葉榆盆景枝葉茂密,四季常青,不僅是室內(nèi)良好的裝飾植物,而且對二氧化硫、、硫化氫、氟化氫等有毒氣體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具有吸除毒氣、凈化空氣的本領(lǐng),是名副實在的室內(nèi)“常綠凈化器”,但如長期放在室內(nèi)不見陽光會影響其正常生長,新發(fā)枝條瘦弱,還易滋生病蟲害。 用盆選擇可選用宜興紫砂盆或淺色釉陶盆。盆的外形、大小可根據(jù)樁體大小、造型形式而定。原則上懸崖式宜用方形或圓形的千筒盆,斜干式、曲干式、叢林式等,宜用圓形、卵形、長方形的盆。 盆栽用土金葉榆喜肥饒的沙質(zhì)壤土,盆栽用土以肥饒松散,通氣透水性好的沙壤土為佳,亦可用爐渣40%、腐質(zhì)土或菜園土40%、河沙20%混合配置。 上盆時間以春夏之間較好。栽種時應剪去過長、過密的根,可結(jié)合造型的需要,對根部進行修正,使根系在盆中天然伸展。栽植的深度不宜過深,覆土透水后,將其置于半陰處,保持盆土潮濕,勤向葉面噴水,30天左右待植株動長后,即可轉(zhuǎn)入正常養(yǎng)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