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柿子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兩面疏生伏柔毛或近無毛,先端鈍或急尖,兩端略向背后彎卷;花冠淡黃白色或黃白色而帶紫紅色,壺形或近鐘形,較花萼短小,長和直徑各1.2-1.5厘米,4裂,花冠管近四棱形,直徑6-10毫米,裂片闊卵形,長5-10毫米,寬4-8毫米,上部向外彎曲;退化雄蕊8枚,著生在花冠管的基部,帶白色,有長柔毛;子房近扁球形,直徑約6毫米,多少具4棱,無毛或有短柔毛,8室,每室有胚珠1顆;花柱4深裂,柱頭2淺裂;花梗長6-20毫米,密生短柔毛。
原產(chǎn)中國長江流域,在遼寧西部、長城一線經(jīng)甘肅南部,折入四川、云南,在此線以南,東至臺灣省,各省、區(qū)多有栽培。朝鮮、日本、東南亞、大洋洲、北非的阿爾及利亞、法國、蘇聯(lián)、美國等有栽培。
柿品種分為甜柿和澀柿兩類,甜柿指果實成熟后在樹上可完成脫澀,摘下即可脆食的一類柿品種;澀柿指成熟后仍有澀味,需經(jīng)不同的方法進行脫澀后方可食用的一類柿品種。甜柿中又分為完全甜柿和不完全甜柿兩類,完全甜柿是指不論果實中有無種子,均能在樹上完全脫澀;不完全甜柿則指當(dāng)果實內(nèi)有種子時,果肉變褐,說明已脫澀,當(dāng)未授粉,果內(nèi)無種子或少于2粒種子時,果實不能自然脫澀或只能部分脫澀。
選擇土壤疏松肥沃,有灌水條件的地方作苗圃。播前秋季深耕30厘米左右,每畝施入基肥1500-2500公斤,翌年春季淺耕20厘米,細致耙耱,待土壤平整疏松后整地作畦。北方干旱,宜低畦;南方多雨,須高畦。為了防止地下害蟲,可噴敵百蟲800倍液等農(nóng)藥。
嫁接方法各地大同小異,苗圃嫁接時用單芽嵌接快、省接穗,切接、腹接、劈接都可以,嫁接人員可用熟悉、拿手的一種辦法來接,成活率高,不必強求一致。如果砧木較粗而已離皮時,用皮下接方法理想。也可采取單芽嵌接,在接芽上方1厘米處下刀,將芽切成盾形,下部距芽1厘米處切60°角的斜面。砧木距地10厘米處,切掉一個與接芽相同的芽片,立即嵌入接芽,用農(nóng)膜條纏緊,露出接芽。春季嫁接的在接口以上20厘米處剪斷,促進萌發(fā),殘樁可代替支柱,防止被風(fēng)吹折;秋季嫁接的不要剪砧,免萌發(fā)而凍死。
柿栽植后15年內(nèi),樹冠每年不斷擴大,20年后才基本穩(wěn)定。樹冠的大小與品種及土地肥瘠有關(guān),所以栽植距離也有所不同。合理的栽植距離應(yīng)該是:當(dāng)樹冠穩(wěn)定以后,相鄰的枝條互相不接觸,全樹通風(fēng)透光良好為準(zhǔn)。為了早期多收益,可在株間或行間加密栽培,栽植8-10年枝條接觸后再隔株間伐。一般甜柿初栽以2.5×3米為宜;澀柿以2.5×4米為宜。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