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龍柏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龍柏(拉丁學名:Sabinachinensis(L.)Ant.cv.Kaizuca),又名刺柏、紅心柏、珍珠柏等,是圓柏(檜樹)的栽培變種,龍柏長到一定高度,枝條螺旋盤曲向上生長,好像盤龍姿態(tài),故名“龍柏”。
龍柏是圓柏的人工栽培變種。樹冠圓柱狀或柱狀塔形;枝條向上直展,常有扭轉(zhuǎn)上升之勢,小枝密、在枝端成幾相等長之密簇;鱗葉排列緊密,幼嫩時淡黃綠色,后呈翠綠色;球果藍色,微被白粉。
龍柏樹形優(yōu)美,枝葉碧綠青翠,公園籬笆綠化苗木,多被種植于庭園作美化用途。應用于公園、庭園、綠墻和高速公路中央隔離帶。龍柏移栽成活率高,恢復速度快,是園林綠化中使用多的樹木,其本身清脆油亮,生長健康旺盛,觀賞價值高。
人工式整形:龍柏樹形除自然生長成塔形外,常根據(jù)設計意圖,創(chuàng)造出各種各樣的形體,但應注意樹木的形體要與四周園景諧調(diào),線條不宜過于繁瑣,以輪廓鮮明簡練為佳。
飛躍形:一般均勻保留少量主枝、側(cè)枝,并讓其生長,其余的主、側(cè)枝一律短截。全樹新梢在生長期進行6-8次類似短截的去梢修剪,并使樹冠的主、側(cè)枝長度保持在樹冠直徑的11.5倍,以形成巨龍飛躍出樹冠的姿勢。
圓柱形:龍柏主干明顯,主枝數(shù)目多,若主枝出自主干上同一部位,剪除一個,每輪只留一個主枝。主枝間一般間隔20-30cm,并且錯落分布,各主枝要短截并剪成下長上短,剪口落在向上生長的小側(cè)枝上,以確保優(yōu)美樹形。
主枝間瘦弱枝及早疏除以利透光,各主枝的短截工作,在生長期內(nèi)每當新枝長到10-15cm時依舊短截,全年剪2-8次,以抑制枝梢的徒長,各主枝修剪時應從下至上,逐漸縮短,以促進圓柱形的形成。注意控制主干競爭枝,以免造成分杈樹形。對大枝的修剪主要在休眠期進行,以免樹液外流。
高可達8米,樹干挺直,樹形呈狹圓柱形,小枝扭曲上伸,故而得名。小枝密集,葉密生,全為鱗葉,幼葉淡黃綠色,老后為翠綠色。球果藍綠色,果面略具白粉。
———— 認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