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香樟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香樟樹形雄偉壯觀,四季常綠,樹冠開展,枝葉繁茂,濃蔭覆地,枝葉秀麗而有香氣,是作為行道樹、庭蔭樹、風景林、防風林和隔音林帶的優(yōu)良樹種。香樟對氯氣、二氧化碳、氟等有毒氣體的抗性較強,也是工廠綠化的好材料。香樟的枝葉破裂散發(fā)香氣,對蚊、蟲有一定的驅除作用,生長季節(jié)病蟲害少,又是重要的環(huán)保樹種。
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米,直徑可達3米,樹冠廣卵形;枝、葉及木材均有樟腦氣味;樹皮黃褐色,有不規(guī)則的縱裂。頂芽廣卵形或圓球形,鱗片寬卵形或近圓形,外面略被絹狀毛。枝條圓柱形,淡褐色,無毛。
基生側脈向葉緣一側有少數(shù)支脈,側脈及支脈脈腋上面明顯隆起下面有明顯腺窩,窩內常被柔毛;葉柄纖細,長2~3厘米,腹凹背凸,無毛。幼時樹皮綠色,平滑,老時漸變?yōu)辄S褐色或灰褐色縱裂;冬芽卵圓形。
能育雄蕊9,長約2毫米,花絲被短柔毛。退化雄蕊3,位于內輪,箭頭形,長約1毫米,被短柔毛。子房球形,長約1毫米,無毛,花柱長約1毫米。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徑6~8毫米,紫黑色;果托杯狀,長約5毫米,截平,寬達4毫米,基部寬約1毫米,具縱向溝紋?;ㄆ?~5月,果期8~11月。
產中國南方及西南各省區(qū)。越南、朝鮮、日本也有分布,其他各國常有引種栽培。有很強的吸煙滯塵、涵養(yǎng)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環(huán)境的能力,香樟冠大蔭濃,樹姿雄偉,是城市綠化的優(yōu)良樹種。
待11月中旬漿果呈紫黑色時,選40年左右無病蟲害的健壯母樹采種。漿果采回后,放在水中浸泡2~3d,待果皮與種子分離時進行搓洗,將干凈的種子拌草木灰脫脂12~24h,洗凈陰干。種子千粒重120~130g,發(fā)芽率80%~90%。
催芽,播種前(3月初),用溫湯(50℃)浸種,冷卻后更換,重復3~4次,種子可提~15d發(fā)芽。也可將種子與河沙混合均勻,用薄膜包好后曝曬,翻動2~3次/d,并保持濕潤,直至有少量種子萌發(fā)。也可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2h消毒殺菌,一般7d后種殼開始龜裂,種胚微突,此時可用于播種。
栽植時間:春季栽植以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為宜,秋季栽植以9月為宜,其次為梅雨季節(jié),可作為補填良機。栽植規(guī)格及注意事項:香樟成片新造林時栽植株行距為1.5m×1.5m或2.0m×1.5m,栽植坑穴規(guī)格以達到30cm×30cm×40cm為宜,穴底施肥。栽植時填表土(埋土至苗木根頸處),填完后扶著樹干向上提一下,壓實,有利于樹根舒展。護根土要與穴土緊密相聯(lián),回土不緊、不實會形成吊空。
小苗造林的,中耕除草為1年1次,在秋冬季樹木休眠期進行,中耕深度以20~30cm為宜。一方面可促進土壤風化,消滅病蟲害;另一方面樹木處于休眠期,如損傷部分根系不會對樹木生長有較大影響。此外,中耕結合施肥效果會更佳,這時應施基肥,可蓄水、保溫、促進根系發(fā)育,為來年樹木生長創(chuàng)造條件。除此以外,可與低矮農作物套種進行撫育管理,因為低矮農作物可使樹木周圍土壤變松,肥力增加,特別是在高溫天氣低矮農作物可防止地面水分的蒸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