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妙香7號草莓苗,草莓苗價格,越秀草莓苗,寧玉草莓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在養(yǎng)殖草莓的過程中,要養(yǎng)分充足。草莓得到足夠的養(yǎng)分才能開花多、座果多、果實大、產量高。定植前,要結合深耕為草莓施足底肥。施底肥時每畝地要施加2000-3000公斤的腐熟復合肥,還需要施加50-60公斤的硫酸鉀型復合肥。
大棚覆蓋塑料薄膜后為保溫開始,一般在 10 月底至 11 月初開始覆膜保溫。當氣溫繼續(xù)下降至夜間低于 5 度時,在大棚內應加扣套棚。當夜間低氣溫進一步降低至 0 度以下時,應在草莓壟上加蓋小環(huán)棚。
草莓生長發(fā)育各時期對氣溫有不同的要求,大棚增溫后應盡可能予以滿足。由于大棚栽培草莓開花結果連續(xù)不斷、交叉進行,故在顯蕾后一般白天保持 24 度~ 28 度,夜間 6 度~ 8 度, 30 度或低于 5 度都不利于草莓的開花結果。大棚內空氣濕度甚高,特別是清晨至上午或陰雨天氣,相對濕度可達 95~,有礙開花授粉,容易孳生病害,灰霉病爛果嚴重,故除壟畦覆蓋黑地膜外,在壟溝底還應加鋪稻草,用以阻止水分蒸發(fā),晴天 9 時左右應進行背風向單面裙帶通風,使棚內濕度下降至 75%以下。草莓果實發(fā)育的適宜溫度為 15~18℃,力爭棚內白天溫度達到 25~28℃,夜間 5℃以上,低溫度 0℃以上。如出現 32℃以上高溫時,要及時通風降溫。棚內相對濕度以保持 70%~ 80%為宜,過大過小均會影響革莓根系活力和果實正常的生長發(fā)育。
大棚內氣溫高,土壤水分蒸發(fā)量大,應及時灌水。前期外界氣溫高,灌水應在傍晚進行;后期內外氣溫均較低,灌水在上午進行。灌水后先提高室溫,而后加大放風量,降低濕度。澆水不能過勤,每次應灌透。開花前 1 周左右要停止?jié)菜_花后 15 天左右結合施肥澆水 1 次。二氧化碳的使用 ,在大棚內施放二氧化碳,可有效提高光合作用,此項措施可使草莓提前 8-10 天采收,提高草莓果實品質,產量可增 10%以上,達到增產增收效果。具體辦法:用小蘇打(做饅頭用的堿面)兌成水溶液,加入同等量的磷酸二氫鉀,小蘇打與磷酸二氫鉀在水溶液中反映,產生二氧化碳。
受低溫凍害后會形成黑花。如在開花前 7~8 天的花蕾遇零下 2 度低溫雄蕊即能受害,開花前 3 天至花后一周的雌蕊遇零下 2 度低溫也會受凍形成黑花 ,因此在嚴寒來臨之前要準備好內層套棚及小環(huán)棚 ,加強保溫工作。夜間棚內低氣溫保持在 3 度~ 5 度,能有效地減少黑花的形成。
畸形果的發(fā)生主要由氣溫、濕度、風力、噴藥不當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總的來說是授粉不良所致。因此,通過加強冬季大棚的保溫、降濕,盡可能地避免在各花序 1~2 級次花盛開時噴藥,在棚內投養(yǎng)蜜蜂授粉,能明顯地降低畸形果的形成。
大棚草莓的主要病蟲害有蠐螬、灰霉病、蚜蟲、葉螨、鼠害等?;颐共楹麑崬閲乐?,該病的發(fā)生與天氣及棚內溫濕度有關,低溫高濕是誘發(fā)該病的主要環(huán)境因子,因此做好保溫、降濕及通風工作是防治灰霉病發(fā)生的關鍵,藥劑防治可采用多菌靈、托布津等殺菌劑交替使用。若發(fā)現有蟲害或鼠害發(fā)生,則可采用相應的殺蟲劑或滅鼠藥進行防治。
灰霉病癥狀:該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全生育期都可發(fā)病,尤以采收后發(fā)生普遍,果實成熟期發(fā)病癥狀明顯。葉片受侵染后,形成褐色病斑,潮濕情況下形成一層淡灰色的分生孢子。葉柄、果柄受侵染后,病斑環(huán)繞葉柄變褐,后萎蔫干枯。幼果受侵染后,開始形成單個褐斑,后使果實腐爛,果肉組織變軟,呈水漬狀,失去香味和色澤,后期病部密生灰色霉狀分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隨風和水傳播到其它植株上再侵染。
大棚草莓分娩過程中,隨便產生植株早現蕾、早開花現象。這類現象產生過量,會嚴重影響草莓的產量和質量。大棚草莓產生早蕾、早花現象與以下成分有關。(1)、與種類特點有關。花芽隨便分化、休眠較淺的種類,如麗紅、秋噴噴鼻等,休眠工夫僅需50小時旁邊,休眠期所需高溫量較少,隨便呈現早蕾現象。(2)、與肥料、假植影響惹起花芽過早分化有關。為避免草莓早蕾早花,分娩中應做到以下幾點:(3)、選擇適合的種類。大棚栽培應選擇休眠較淺的種類。假定選擇休眠性較強的種類,保溫袒護不宜過早。(4)、育苗過程中,公道施肥,加強辦理,培養(yǎng)壯苗。通之前老葉、去花序、理順蒲伏莖、噴施藥品等編制,加強對母株的辦理,分娩出優(yōu)良壯苗。(5)、扣棚后寄望節(jié)制溫度。對曾產生早蕾早花的植株,及時摘除花蕾,加強肥水辦理,促進腋芽開花結果,增加損掉落。
全國草莓苗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