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單葉蔓荊子苗基地單葉蔓荊
分布于中國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日本、印度、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新西蘭也有分布。生長在沙灘、海邊及湖畔。
單葉蔓荊與蔓荊的區(qū)別,僅在營養(yǎng)器官上的差異,花果特征基本相似,蔓荊的葉型也不穩(wěn)定,不完全3小葉,有時在側枝上可有單葉存在。
單葉蔓荊適應性較強,對環(huán)境要求不嚴,耐旱、耐堿、耐高溫和短期霜凍,喜陽光充足,凡土質(zhì)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河灘、沙地等處均可種植。
為使植株早日封行,在定植后的3-4年內(nèi),其主莖蔓不打頂,僅誘導其按規(guī)定方向生長,以求均勻分布于林地。
杭州千島湖來喜家庭農(nóng)場有限公司位于美麗的千島湖畔——臨岐鎮(zhèn)梅口村。農(nóng)場基地種植野果苗中藥材八月瓜、布福娜、九月黃、綠化苗木竹柳,總面積為200畝。為更好地發(fā)展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進一步促進土地流轉(zhuǎn)效益的提升,農(nóng)場于2011年成立以來,專心研究果苗種植培育套種技術,大限度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土地產(chǎn)出效益。
單葉蔓荊(學名:VitextrifoliaL.var.simplicifoliaCham.)是馬鞭草科,牡荊屬蔓荊的變種。落葉灌木,罕為小喬木,高可達5米,有香味;莖匍匐,節(jié)處常生不定根。單葉對生,葉片倒卵形或近圓形,通常鈍圓或有短尖頭,基部楔形,表面綠色,兩面稍隆起,。圓錐花序頂生,花序梗密被灰白色絨毛;花萼鐘形,花冠淡紫色或藍紫色,雄蕊伸出花冠外;子房、花柱無毛,核果近圓形,成熟時黑色;果萼宿存,7-8月開花,8-10月結果。
單葉蔓荊的中藥屬性?
干燥成熟果實供藥用,功能疏散風熱;治頭痛眩暈目痛等及濕痹拘攣(《海南植物志》)。
別名:蔓荊子、蔓荊子葉
性狀:落葉灌木。葉為單葉,倒卵形,圓形。生海邊、沙灘及河邊。南澳、饒平有產(chǎn)。果實、莖、葉藥用。
性味:味苦辛,性涼,氣香。
功效:疏風散熱,鎮(zhèn)靜止痛,行氣散瘀,清利頭目。
主治:風熱感冒頭痛,齒齦腫痛,目赤多淚,目暗不明,頭暈目眩。
單方驗方:
1.頭風:蔓荊子二升(末),酒一斗。絹袋盛.浸七宿,溫服三合,日三。
2.風寒侵目,腫痛出淚,澀脹羞明:蔓荊子三錢,荊芥、白蒺藜各二錢,柴胡、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服。
3.勞役飲食不節(jié),內(nèi)障眼?。狐S芪、人參各一兩,炙甘草八錢,蔓荊子二錢半,黃柏三錢(酒拌炒四遍),白芍藥三錢。上嚼咀,每服三、五錢,水煎。
禁忌:血虛有火之頭痛目眩及胃虛者慎服。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