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銀花基地
金銀花,正名為忍冬(學名:LonicerajaponicaThunb.)?!敖疸y花”一名出自《本草綱目》,由于忍冬花初開為白色,后轉(zhuǎn)為黃色,因此得名金銀花。藥材金銀花為忍冬科忍冬屬植物忍冬及同屬植物干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金銀花,三月開花,五出,微香,蒂帶紅色,花初開則色白,經(jīng)一、二日則色黃,故名金銀花。又因為一蒂二花,兩條花蕊探在外,成雙成對,形影不離,狀如雄雌相伴,又似鴛鴦對舞,故有鴛鴦藤之稱。
金銀花明顯的特征在于具有大形的葉狀苞片。它在外貌上有些象華南忍冬,但那個種的苞片狹細而非葉狀,萼筒密生短柔毛,小枝密生卷曲的短柔毛,與本種明顯不同。這個種的形態(tài)變異非常大,無論在枝、葉的毛被、葉的形狀和大小以及花冠的長度、毛被和唇瓣與筒部的長度比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變化。但所有這些變化看來較多地同生態(tài)環(huán)境相聯(lián)系,并未顯示與地理分布之間的相關性。
金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的良藥。它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金銀花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fā)疹、發(fā)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癥,均效果顯著。
根系繁密發(fā)達,萌蘗性強,莖蔓著地即能生根。喜陽光和溫和、濕潤的環(huán)境,生活力強,適應性廣,耐寒,耐旱,在蔭蔽處,生長不良。生于山坡灌叢或疏林中、亂石堆、山足路旁及村莊籬笆邊,海拔高達1500米。
金銀花由于匍匐生長能力比攀援生長能力強,故更適合于在林下、林緣、建筑物北側(cè)等處做地被栽培;還可以做綠化矮墻;亦可以利用其纏繞能力制作花廊、花架、花欄、花柱以及纏繞假山石等等。
金銀花幼枝潔紅褐色,密被黃褐色、開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無毛。葉紙質(zhì),卵形至矩圓狀卵形,有時卵狀披針形,稀圓卵形或倒卵形。
查看全部介紹